釣鰱鱅用丁香油加曲酒好還是蛋奶醬加麝香好
釣鰱鱅用丁香油加曲酒好還是蛋奶醬加麝香好
蛋奶醬加麝香。鰱鱅魚又叫花鰱、胖頭魚等。是淡水魚的一種,頭部大而寬,頭長約為體長的1/3。根據查詢資料顯示:釣鰱鱅用蛋奶醬加麝香好,丁香油加酒曲對鰱鱅沒有吸引力,而麝香能夠有效的吸引鰱鱅。麝香,中藥材名。為鹿科動物林麝馬麝或原麝成熟雄體香囊中的幹燥分泌物。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的功效。
天涼鰱鱅怎麽釣
天涼鰱鱅怎麽釣
天涼鰱鱅怎麽釣?釣魚的主要工具有釣桿、魚餌,釣桿和魚餌用絲線聯接。鰱鱅是一種趨溫型魚類,它在氣溫較低的時候,它喜歡在底層水域活動。下面分享天涼鰱鱅怎麽釣的小技巧。
天涼鰱鱅怎麽釣1 一、釣法要點
鰱鱅是一種趨溫型魚類,它在氣溫較低的時候,它喜歡在底層水域活動,尤其是仲秋以後,天氣漸涼,在陰雨天或早晨氣溫低於20度的時候,選擇釣浮一般是釣不到的鰱鱅的,這是因為鰱鱅活動在水下的緣故,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用比重大經過發酵的豆渣加顆粒飼料做窩誘魚(窩料不要省),等鰱鱅魚進窩後(鰱鱅魚星一般先是一片密集的小氣泡,然後從中冒出1~2個大泡),再用霧化性較慢的餌料離底10~20厘米左右釣離底。
調漂方法每個人的習慣都不一樣,我這裏說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掛餌調漂法。先在鉤上掛一團大一點的餌料,然後半水調漂,將漂調到能露出水面2~5目,然後開始找底,找底要註意,雖然我們開製的底釣鰱鱅餌雖然霧化較慢,但它還是具有霧化效果,所以我們找底的餌料要掛得稍微大一點,以保證餌料到底後即便中途霧化掉一部分,還有一定的量。找完底後,將浮漂往下捋10~20厘米,即可用離底釣。
上餌時,餌料大小根據所釣水深來調整,先揉搓成餌球掛在鉤上,然後稍微捏成三角形,這樣邊緣位置會首先霧化,並且效果非常理想。核心部分在餌料到位後仍然保留在鉤上,可對鰱鱅進行持續性誘惑。
在底釣鰱鱅的時候,要記住一點。切忌揚竿頻率太快,而且不能再底部死守。開製的餌料味型穿透性要強。提竿不能太急,最好讓它一口,等鰱鱅把鉤咬實,浮漂下頓出現移位或是浮漂上擡緩慢走斜,釣友即可提竿起魚,將魚帶離窩點。
二、釣組搭配
關於底釣鰱鱅的釣組,其實不是很講究,因為鰱鱅很傻,看起來個頭很大,其實力道不是很大。一般10斤以下搭配個2.0的主線和1.2的子線就很保險,技術好的還可以更細一點,尤其是子線處加了O型圈卸力子線還可以更細。
喜歡強硬一點,選用4.5或5.4米的硬調綜合竿比較合適,而喜歡遛魚的快感則可以選用軟調的竿子,還有護線的作用。魚鉤不用說,雖然帶倒刺刺的魚鉤上魚更穩,但鰱鱅作為水中的清道夫,一般都禁止用傷魚很厲害的倒刺鉤垂釣,故而新關東便成了我們的首選,秋季天涼底釣鰱鱅鉤號要稍微大點,10斤以下的鰱鱅用0.8~2號新關東較為合適。
三、遛魚技巧
關於遛魚,這裏要註意一點。錨到鰱魚它的爆發力很強,上鉤後往往會直接往前沖,而且距離比較長。釣友首先不要打滿竿;第二就是鰱魚斜著走的時候,斜拉控魚,如果鰱魚直著走,就倒竿控魚,這個速度要快,不然就會切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帶一根失手繩,實在穩不住的時候,就拋釣竿子用失手繩遛魚。
天涼鰱鱅怎麽釣2 一、裝備
手竿釣鰱鱅,我習慣采用偏輕的魚竿,因為釣鰱鱅要抽頻率,太沈了,體力跟不上;線組搭配,10斤以下的鰱鱅,個人習慣是3.5對2.0;浮標,選擇浮力相對大點,漂尾長的浮標;也可以用「水怪」,就是專釣鰱鱅用的餌盒,外面幾枚鉤子在水裏搖曳。
二、選點
根據鰱鱅的習性,池塘和一般的水庫一般適宜選擇相對安靜的向陽深水區,進行垂釣。此類釣點往往容易上大鰱鱅和減少誘魚的等待時間。鰱鱅也有就餌的習慣性,即長期的釣點、臭窩點等也是鰱鱅會常關顧的地方。
三、餌料
手竿釣鰱鱅餌料
我一般用東峻鯽魚餌料+龍王恨白粉,主釣鱅魚加化紹新4號鯽,草莓香加腥香,不過這餌料含拉絲粉,不能多加,有一點腥味就行了,註意要先把白粉溶解在水裏,之後再水裏加餌料。
「水怪」釣鰱鱅餌料
玉米面+豆面用水煮熟,煮成稀稀的,滴幾滴陳醋,裝好口袋發酵3天左右。如果今天是個大晴天,就帶上口袋和麥麩子,到了釣點就兌好,不粘手就成。天氣一熱,鰱鱅一出來,就可以用海竿釣它們了。
我自己自作的甜香餌,釣鰱鱅魚效果很好,每次去魚塘垂釣都收獲頗豐。這餌不但鰱鱅魚喜食,其他魚也喜歡吃。如青魚、草魚、鯉魚、福壽魚、鯪魚都喜歡吃。
製作方法是:面粉500克,用鍋炒成金黃色,晾涼後,加一兩紅糖(片紅糖碾碎也可),加兩把雞飼料,倒少量曲酒,加一點熟花生油,稍放一點味精,拌勻加水,和成不軟不硬即可。註意不能太軟,太軟拋竿時容易散落.太硬不易霧化。
垂釣鰱鱅的餌料關鍵是霧化,而不是什麽簡單味型的酸臭腥香!濾食性魚類,天生對水中懸浮的細小食物顆粒感興趣,無論葷素。
四、釣法
鰱鱅是群居魚類,根據水深和一些實際情況,找到魚層往往是垂釣鰱鱅的關鍵。也是顯示臺釣鰱鱅的優越性之一。
我一般是先釣離底20cm,不斷抽窩,直到浮標在下降過程中開始晃,浮標周圍有連續的有黏液的泡,這時候魚進窩了,這時候可以20cm為單位釣淺找魚層;如果明顯看到魚上浮,直接釣40cm左右的深度就行。
秋季氣溫較低以後,鰱魚多在水體中下層活動,如足水深不超過2米的池塘,則在水底層活動,這時應采取底釣法。
底釣可用手竿,也可用海竿。若水面大采用海竿爆炸鉤效果要好於手竿。海竿爆炸鉤的釣具與浮釣相同,不掛漂時靠竿尖的動態和響鈴來判斷魚訊,這是大多數的習慣釣法
天涼鰱鱅怎麽釣3 1、做窩
很多人釣鰱鱅並不做窩,尤其是一些打拋竿的釣友,但我認為要想快速誘魚,打窩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氣溫漸冷的秋季。一般來講拋竿直接用打窩器裝窩料遠投打窩,手竿則采用由遠及近並逐步加量的方式布窩或者采用大團餌連續拉餌做窩。註意窩料一定要霧化效果好,入水後形成一團「白霧」,給鰱鱅形成強烈的覓食信號!
2、找水層
在不同的天氣及溫度下,鰱鱅活動的水層是不同的,像到了秋季隨著溫度的降低,鰱鱅的活動水層相比夏季就會更深一些,因此找好適當的水層變得非常關鍵。
無論是手竿還是打拋竿都可以通過試釣來找水層。從1米左右的淺層開始慢慢增加釣深試探魚口,一般只要水層找對了,很快就會有口。
3、調漂
調漂對於拋竿來說並沒有什麽難度,但對於手竿來講卻比較講究。首先應該選擇吃鉛大的.漂,因為是釣浮,只有浮力大的漂才能使得餌料團在水中懸浮,而調漂時一般調高目釣浮釣低目,力求保證訊號靈敏清晰,因為釣鰱鱅是靠魚把鉤吸入嘴中,而不是像釣鯉魚、鯽魚直接吞食,漂相顯得很「溫柔」,一般情況下掛上餌2目左右即可。
4、線組及鉤距
拋竿釣鰱鱅大多使用「水怪」或者 「爆炸鉤」,鉤距都是固定的,並不是很好調,但對於手竿釣鰱鱅則需要註意,線組的子線相比釣其他魚種更長一些,40-50公分較為合適,而且上下鉤的鉤距也要適當增大,保持10公分至30公分之間,如若多次出現錨魚的話,可以考慮將鉤距減小。
5、釣餌
釣鰱鱅餌料的關鍵在於霧化,只有足夠的霧化才能保證氣味快速的擴散,一方面是誘魚,另一方面水中霧化的細小顆粒可以使魚長久地停留在下竿的地方,另外餌料的比重一定要輕,讓鰱鱅一吸餌就可吞鉤,開餌時可以適當的加一些輕質狀態餌。
而對於味型方面,鰱鱅喜歡酸、腥、酸臭甚至微微發酵味道的餌料,整體來說對味型並不是非常的挑剔,釣友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搭配。
最後大家還要註意垂釣時機的選擇。入秋後氣溫下降,垂釣鰱鱅最好是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選擇一天中氣溫較高的時間段,比如上午十點以後到下午五點以前,而且降溫過程中並不建議出釣,時間點一定要等到氣溫變的穩定之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