鱅魚垂釣技巧?
一、釣具準備
海竿長2米,中硬調,漁輪貯線百米。線7~8號,鉤用12號爆炸鉤或釣鰱、鱅的「花籃」鉤。浮釣鉤組組裝:漁線先穿一個40~50克的大眼活墜,跟著上兩粒太空豆,接著上浮漂座,釣鰱鱅用的大漂扣於漂座上,然後又上兩粒太空豆,用以固定浮漂,下端裝一30克重的墜子,最後綁返撚環掛鉤。
二、釣餌調配
選口碑好的商品鱅魚料25%,香型鯽魚料10%,鱅魚香精或草莓香精7%,白粉(魚餌添加劑,霧化作用強)1小包(以白為度,不夠再加),蓮蓉10%,曲酒8%,花生麩20%,麥麩5%,蝦粉15%。酒、香精、蓮蓉、蝦粉等宜先用水調勻拌料,餌勿過黏過硬,軟硬應適度,便於魚吸食。最好提前半日和好餌,加蓋,讓它發酵一下再用,那味兒更為濃郁。
三、時機選擇
氣溫對鱅魚的攝食影響很大,因而要看準較適宜的時機下鉤,才能獲得豐收。較好釣的氣溫是30℃上下,最好釣的氣溫為35℃左右。這種氣溫,秋天在南粵地區最為常見。有合適垂釣的氣溫,還要選擇有風天出釣。微風頻拂,波光粼粼,水中便有充足的氧氣,魚十分活躍,攝餌很勤。最好有3級左右的風,收獲會更多。有了合適的水溫和風的有力配合,要是再有陽光,陽光照射浮萍、水草等產生光合作用,製造新鮮氧氣,水中益發富氧,這種情況下,越發理想,垂釣更為有利,魚更加活躍,咬鉤特歡。當然,陰天也可釣,就是魚獲稍遜。通常進入午時到傍晚魚較愛索餌。無風悶熱天不要出釣,此時魚無甚食欲,對餌愛理不理,落空難免。
四、釣位選擇
1.下風口的垃圾漂浮物處。這種地方整個湖的食物碎屑等都被風吹到那兒,食物比較集中,鱅魚常群往覓食,久戀不去。
2.草魚或鴨子群集過的水域。草魚或鴨子群聚處,多有遺屎,鱅魚愛尾隨其後(鴨子嬉戲過的水域,動靜弄得較大,鴨子走後要過一陣魚才會去)。
3.殺豬宰羊處。那地方豬、羊腸胃清洗物多倒湖中,亦吸引鱅魚前往進食。
4.大樹下。大樹水下清涼,成熟果實時有掉下;還有樹下時落鳥屎,鱅魚亦會前往棲息、尋食等。進入釣場走動時手腳應輕勿嘩(垂釣時尤應註意),宜於遠處靜靜觀察。只要氣溫在30℃以上時,鱅魚愛成群在水面覓食、嬉戲,常可見魚攪出的明波暗浪,紛呈水面,有時還可看到魚的背、尾鰭於水面「犁」動,時隱時顯。當發現此種情況,定是魚群。悄悄於遠處將餌遙擲過去,「送貨上門」,稍候魚很快就會上鉤。
五、上餌方法
上餌方法有多種,可根據情況選擇采用。
1.「花籃」鉤。餌裝籃內蓋扣牢即可。魚吃食時把鉤誤作美味吸入而中鉤。
2.爆炸鉤。像平時釣大魚那樣上餌埋鉤。這種餌比較耐泡,適用於魚稀需久候的水域。
3.蛋形餌。餌捏蛋形(雞蛋大),鉤均勻埋入,其中一個較長線的鉤插餌底部,半鉤外露,餌捏緊。若魚較稀,要候些時魚才來索餌,鉤可撳入餌內,要耐泡些;如果魚多,較快來攝餌,可微露或露出鉤尖,易於魚吸入中鉤。
4.葡萄鉤。六只鉤全上粒餌。餌捏拇指頭大小,方便魚一口吸入,餌入嘴即散,較易著鉤。此適用於有魚,但要等一陣魚才來咬鉤的水域。
5.裸鉤。餌捏蛋形或爆炸食形,腦線全勒入餌中捏緊。六只鉤不埋餌內,魚一上來就可把鉤一下吸入,一下鉤住,中魚較快。此適用於魚特多咬鉤勤的水域(餌可上小些)。釣鱅魚宜按魚的稀、密再選用何種上餌方法。這樣既不浪費餌料,魚中鉤又快!
六、垂釣方法
先將大漂調至距餌80~100厘米。若魚在水面,則適當調淺些,50厘米上下。宜先打窩,以誘來魚,將魚聚攏留在窩中,利於垂釣。誘餌用上述已和好的釣餌2份、花生麩3份、麥麩1份,再加白粉適量,混合投入釣點鴨蛋大8個。註意,誘餌勿加黏合劑,投下觸水即散,可保持誘餌較長時間懸浮水上層,以利誘魚。魚進窩時,可見有魚星泛起,此刻投餌,釣餌精於誘餌,魚自然舍彼就此,快速攝食。魚正吃餌時,漂在點動,勿急提竿。當見漂沈入或大幅平移或回漂(漂臥水面),說明魚已中鉤,應即刻提竿,同時立即搖輪順勢把魚牽離窩區再遛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