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並不生活在水下,為何被用來當魚餌?魚真的喜歡吃它嗎?
我們平時釣魚的蚯蚓,並不生活在水中。現實中,蚯蚓不喜歡水。暴雨天你在地面看到它,是因為土壤中浸入了雨水,導致蚯蚓無法呼吸,它才冒險出來透氣。一般地下居多。
環顧四周,周圍任何一個湖裏,魚兒和蚯蚓也很難邂逅。除了暴雨的沖刷和人為引進兩種特殊情況,真的很難讓兩種生物混在一起。但是人們都喜歡把蚯蚓當做魚餌,難道魚真的喜歡吃這種千年不遇的生物蚯蚓?或者這裏面難道有什麽科學道理?
歸納總結以下三點:外形,經濟,運動
(1)外形:通過人們大量觀察研究,無幹擾情況下魚兒在水中雖然碰不到蚯蚓,但類似生物卻會遇見。此外,魚大多不挑食。像鯰魚它會選擇死蟲,昆蟲幼蟲脂類的東西,這些東西長得很像蚯蚓。
所以有一定幾率魚可能認錯了,以為它不是蚯蚓,而是美味的小蟲子。
(2)經濟:一般情況水裏的食物魚兒總吃已經吃膩了,所以應該換點量大好找的餌才對嗎。於是蚯蚓被人們所發現,因為大地裏很多。而且經濟實惠。魚突然見到這種生物有很大新鮮感,便會迫不及待遊過來,願者上鉤了。
(3)運動:這點小編我也是很認可的,蚯蚓之所以是不錯的選擇,還可能因為它們在淹死前使勁掙紮,使血腥味迅速擴散,吸引魚兒。研究表明,魚喜歡運動物體,如果有死蟲子和活蟲子兩種選擇,魚大多會選擇過的物體。所以蚯蚓足以勝任。
說了這麽多,你可能覺得魚並不一定偏愛蚯蚓。確實,魚餌用蚯蚓這裏有很多因素影響著。哪個都有道理,還是希望大家綜合3點看看。或許,魚對蚯蚓的味道天生情有獨鐘,只是平時很難遇見罷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