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於打窩。

釣王鄧剛每到一處釣場後,首先會觀察好水面情況,選好釣點,然後自己配製窩料和餌料,他會結合天氣、水溫等因素搭配相應的原料,做到葷香搭配合理。

之後就是用打窩器打窩,而不是我們很多釣友用手拋灑到水面,這樣打下去的餌料分散不集中,很難誘魚。

鄧剛用打窩器打下的窩料集中,打點準確,打窩的位置應該是在拋竿後餌鉤落水的前方不遠處,這樣利於把魚聚攏到目標處。

垂釣一段時間後,還要及時補窩,保證魚情不斷。

二、敢於創新。

鄧剛到廣東梅州一水庫垂釣時,采取的是用玉米粒做窩料和餌料。

水庫釣場老板告訴鄧剛,到她釣場釣魚的釣手從來沒有使用玉米作為釣餌,不知鄧剛可否用玉米釣上來魚。

鄧剛則敢於創新,大膽使用玉米粒作為窩料和餌料,成功釣上來大的翹嘴魚。

我們平常的釣魚活動中,我們不妨學學鄧剛,不使用他人經常垂釣中使用的餌料,反其道而行之,用用其他餌料,往往會去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說是漁獲滿滿。


三、及時調整。

在觀看鄧剛有一期垂釣視頻,是在湖北仙桃一個釣場釣魚,目標魚是青魚。

鄧剛按照目標魚配製好餌料,做好了打窩等前期準備工作後,就開始了拋竿垂釣,在進行大概40分鐘,無魚口沒有一點魚咬鉤的跡象。

到了中午時分,釣場老板給鄧剛送飯過來,鄧剛順便就問了一下老板平時給水庫裏的青魚餵的什麽飼料,老板說經常給水庫的青魚餵的是蝦殼,鄧剛聽後,想了一會豁然開朗,他馬上給餌料裏面添加了蝦粉,拋上幾竿後,魚口慢慢有了,繼而上魚,馬上又形成了連桿。

這水庫裏的魚經常吃蝦殼,對餌料有了條件反射,一般的餌料這裏水庫的青魚不覓食,加上一點蝦粉進去,符合青魚的口味,瞬間就有吃口了。


四、要有耐心。

釣魚是一個磨性子的戶外活動,急躁、慌張的人是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的,心態不平和的人不適應這項活動。

鄧剛作為垂釣大師,在垂釣中能夠做到耐心、細心,難能可貴,值得我們釣手學習。

垂釣時,做到專心致誌,心無旁騖,通過不斷的拖釣、誘釣,將魚聚攏,最後聚而殲之。

如果通過釣魚活動,能夠幫助一個人養成不急不躁的性格,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態,豈不是很好的一種養生方式。

鄧剛的釣法教會了我們很多技巧,要想掌握釣魚要領、熟練釣魚技術非容易之事,需要釣魚人不斷摸索、實踐,方能達到一定水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