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魚餵粉料

(1)草魚和魴魚是草食性魚類,湖、廣等南方地區普遍養殖。成魚階段應以青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做到兩頭精,中間青。實行冬放魚種的單位,1-2月份因氣溫和水溫較低,魚的食量較小,且水、旱草等各種青飼料還未長起來,應投餵一些植物性的精飼料。實行春放魚種的單位,如在年底前種了黑麥草等青飼料。從3月份魚種下池以後,就可酌情投餵一些黑麥草等青飼料。到了4-5月份,隨著水溫逐步回升到15℃以上時,可適當增加青飼料的投餵量。從6月份開始,直到9月份,水溫達到25-30℃時,是水、旱草的旺長季節,也是草、舫魚攝食量最大、生長最快的季節,應狠抓草、舫魚的投餵,大量投餵青飼料,讓它們吃飽、吃好,務必使大部份草、魴魚在這段時間長到商品魚規格捕撈上市。這樣既降低了草、舫魚的密度,又有利於留塘的小規格草、魴魚繼續成長。入秋以後(10月份),陸草已逐漸衰退、粗老,可多投水草。到了秋末、初冬(11-12月),水溫又逐漸下降,魚類攝食減少,可再轉餵一些精飼料,直到年終捕撈。

(2)青魚是肉食性魚類,江、浙地區養殖較普遍,湖、廣地區少量養殖。在成魚階段,應以貝類飼料為主,精飼料為輔。2-3月份,因水溫較低,魚的攝食量較小,且螺、蜆等貝類飼料尚未大量繁殖,全長13-16厘米的小青魚,應投餵磨碎的青飼料。全長達到16厘米以上時,可投餵一些蜆秧或軋碎的螺蚌,並補充一些磨碎的精料。到了7月份全長達到23厘米以上時,除餵一些軋碎的螺、蚌外,可適當投餵小螺、蜆。到了7月中旬,可加大螺、蜆的投餵量。9月上旬以後,螺、蜆資源豐富,且大部份青魚已長到0.5公斤左右,螺、蜆可不必篩選投餵,應狠抓青魚吃食,以促使青魚快速生長。10下旬以後,水溫又日漸下降,仍應適量投餵螺、蜆,並補充投餵一些精飼料。

(3)鯉、鯽、鯪、羅非魚是雜食性魚類,飼料來源廣,各種動、植物飼料均可攝食。它們在成魚塘中,一般都作為配養魚類,在放養量較少的情況下,只要飼料、肥料充足,就可不必專門給它們投餵飼料。若作為主養魚類進行養殖,則要相應加大施肥、投餌數量,具體做法可參照鰱、鱅、草、青魚類的投餵。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