娕稻子帶漿的,怎麽釣草魚,新手求解
嫩稻谷一般用來打窩子,請參考這篇文章:
近幾年來筆者使用發芽稻谷粒做誘餌釣草魚,同時、同地條件下往往比同行者聚魚快,上魚多。為什麽草魚如此鐘愛這種誘餌呢?
首先,這是由草魚本性決定的。草魚和其他魚種最顯著的不同就是以草本植物為主要食物,其中對禾本科植物更為喜歡。稻谷發芽後那種鮮嫩的清香味,對它產生不可抗拒的誘惑力。
其次,稻谷發芽後比幹谷粒含水分高得多,並已開始破殼,自然容易消化吸收,這大概也是草魚喜歡的重要原因。
發芽方法:
先將幹谷粒用水浸泡一天,然後瀝起來放在筲箕中,上面加蓋一塊棉布,並經常澆水,使之保持濕潤不發幹。大約在兩天以後(如當時氣溫低會延長時間),稻谷便開始發芽,先是角上冒出一點白色顆粒,俗稱「粉嘴」,然後變成針尖似的嫩芽,是為「出針」。這時就可以用來釣魚了。註意不要讓芽長得太長,芽針在1厘米左右最佳。如已發芽但出釣時間還未到,應停止澆水,可用塑料袋裝好,放入冰箱冷藏室內,可延緩牛長速度。
使用方法:
主要用做底水釣草魚的誘餌。每窩撒100克以上。為增強效果,每窩可增施含有「香蘭素」酒味的大米20克(食用「香蘭素」是不少豬飼料添加劑的重要成分。將10克飼料添加劑和500克大米和勻後,加入高粱白酒,讓其自行吸幹即成)。
出釣時可多撒幾個窩子,一旦發現窩內出現密集的魚星,表明魚已聚攏,拋下鉤餌,很快便可上魚。發芽谷粒也可用做釣餌,用橡皮圈套上一兩粒掛在釣鉤上便可。也可摻入「爆炸鉤餌」中使用。釣餌還可用玉米粒、紅薯粒、蚱蜢、蟑螂……
使用季節時間。其作為底水誘餌與使用季節、氣候有很密切關系。氣溫低於15℃,草魚一般不再上鉤,故嚴冬不宜用此誘餌。氣溫高於30%草魚喜歡浮到上層水來,底鉤上鉤率降低。以四川東南部的瀘州來說,此餌最適合暮春、初夏(4~6月),整個秋天及初冬(9月至12月初)的全天。盛夏(7~8月)早上6~10時,下午5~8時,使用此誘餌,很快便可釣到草魚,免受太陽暴曬之苦。到了中午(上午10時以後),草魚浮面,應及時改變釣法,再堅持底釣,效果不好。
此外,從稻田中已成熟還沒有收割的谷穗上捋下的新鮮谷粒立即使用,效果也十分突出。如果用未經任何處理的幹谷粒作代用品,雖有作用,但效果會大打折扣。
而且鯉魚對谷粒也十分鐘愛,使用此誘餌,常常會有鯉魚上鉤。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