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都有什麽好吃的啊?

一、汽鍋雞

雲南的名菜之一,用汽鍋蒸製而得名,采用了昆明建水生產的紫陶起鍋,再放上本地家養的土雞,通過汽鍋中間的汽嘴將雞逐漸蒸熟而做成的一道美食,這樣做出來的雞味道鮮美,口感鮮嫩,完全保持了雞的原汁原味,有些家庭也會往其中加入一些雲南特有的珍貴食材,如此一來,營養價值會更高。

二、過橋米線

一說到過橋米線基本上是人盡皆知,知道雲南招牌美食,是用大骨、老母雞、雲南宣威火腿等主料,經過了長時間的熬煮成的湯製成,在熱湯中加入雲南特製的米線,青菜,肉類等各種輔料,最後呈現的味道就是濃郁鮮美,芳香四溢,其中的米線滑潤而有彈性,營養也非常豐富,可以說是去雲南必吃的美味。

三、乳餅

鹵餅又叫奶豆腐,是很多雲南民族經常吃的一種食物,樣子很像是豆腐塊,但其實是一種羊奶酪,它裏面含有了很高的蛋白,營養美味且味美鮮香,是不可多得的高級滋補品。吃法也是多種多樣,可以蘸白糖生吃,也可以下油鍋煎炸。它的主要原料是用羊奶,先濾去雜質,然後按照一定的比例在羊奶中加入鹵水或者一種名叫奶藤的野生植物,在其中析出絮狀物之後,再用紗布包住擠壓,最後形成一塊四方形乳白色的乳餅。

四、臘排骨

臘排骨是雲南極受歡迎的美食,製作方法是選用上好的排骨加適量鹽,腌製24小時之後再取出掛在陰涼透風的地方,總共需要晾曬10天左右,在晾曬期間切記防蟲和不要日曬,食用方法是將晾曬好的排骨斬成小塊,用開水沖洗兩遍後直接下鍋燉,而清燉也是能最大限度的鎖住排骨本身的味道。

五、餌塊

餌塊是雲南的一大特色傳統小吃,在昆明和大理那一帶特別盛行,原材料其實就是平時吃的大米,但卻要選取品質最好有香味而且粘性大的大米,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沖倒揉搓之後,用木模壓製成型就可以了,將其切成絲或者片,在經過燒煮炒鹵蒸炸等方法烹飪之後便可食用,風味各異,百吃不厭。

六、小鍋米線

小鍋米線不同於過橋米線,是昆明人最喜歡的食物,在疲乏之余,吃上一口熱騰騰香噴噴油乎乎的米線,大汗淋漓,實在是一種暢快的享受,製作方法也十分簡單,用小鍋呈上高湯,再用燙火煮沸加入鮮肉,豌豆尖,酸腌菜,油辣椒和醬油,最後再放入米線,這一鍋酸酸甜甜、鮮且香辣的米線就做成了,絕對能讓你口水直流。

七、雞豆涼粉

麗江古城的很多餐館招牌上都有寫到雞豆涼粉,這可是本地著名的風味小吃,遠銷東南亞各國,做法就是將雞豆泡透磨細過濾成漿再煮成灰黑色,之後倒入容器冷卻而成,吃的時候拌上紅辣椒、綠韭,花椒、青蔥、芥末、酸醋,在夏天的時候吃上這麽一碗,既消暑又開胃,非常的過癮,而在麗江雞豆涼粉不但能涼吃,還可以熱吃,在不同的季節都可以一飽口福。

八、竹筒飯

竹筒飯又名香竹飯,想必各位在網絡上也不止見過一次了,他其實就是用新鮮的竹筒裝著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飯食,普遍流行於少數民族,在山區野外製成或在家裏用木炭烤製,主要用香米配肉類為原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放入炭火之中,直到看見綠竹烤焦就可以了,要吃的時候用刀劈開竹筒取出裏面的飯,一瞬間異香撲鼻,飯松軟可口,因此也被稱為竹筒香飯。

九、菌菇火鍋

雲南復雜多樣的地形地貌以及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目前雲南有野生菌250多種,數量之大,種類之多,而也因此野生菌也成為了雲南百姓桌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野生菌可以蒸、燉也可以炒、煎,但是最常用的食用方法就是做火鍋,製作時一般選擇用土雞、筒子骨,老鴨、火腿等材料和各種香料熬製鍋底,然後再添加各種野生菌類,這樣做出來的火鍋營養豐富,菌菇原汁原味,味道異常鮮美,而且有的還有藥理作用。

十、宜良烤鴨

這是雲南省有名的傳統菜肴,歷史有600多年了,烤鴨光亮油潤,色澤紅艷,外皮十分酥脆,裏面的肉異常香嫩,早前從南方傳到雲南,再之後逐漸發展並形成了今天的宜良烤鴨。製作時選用壯仔鴨,在外皮塗上蜂蜜釀製2~3個小時,在往腹內註入蔥姜汁,將鴨子掉在烤爐口,用炭火燜烤成熟,食用的時候配以相關調料就可以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