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臺釣釣鯽魚上層和底層小雜魚多怎麽辦就是用米飯都不管用啊跪求高手指點

釣組方面用吃鉛量大的浮漂,這樣鉤餌下沈速度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上層雜魚;釣餌方面首先餌氣味盡量淡一些,不要用大香大腥的餌料,其次要用不含拉絲粉的餌料,比如說超誘、野釣七號、天下鯽之類的,第三開餌的時候少加水,把餌料調的硬一些,並且上餌搓的也要瓷實,讓餌料到底後霧化,這樣可以避免餌料下降過程中的霧化讓餌到底後再霧化散落,也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避免雜魚。

冬季魚塘釣鯽魚用什麽餌料好

在自然水域垂釣鯽魚,釣餌可分葷、素兩大類。

小鯽魚用葷、大鯽魚用素、冬春用腥、夏秋用香。

葷餌以蚯蚓和紅蟲為代表,素餌則以原味和各種異味面食為主。

葷餌:蚯蚓是野釣鯽魚的主要釣餌之一,所用蚯蚓應具備紅、細、活三點。紅與活,下在水中才易被鯽魚識別和發現,細則便於吞食。
小蝦是鯽魚(尤其是大鯽魚)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在夏季垂釣使用蚯蚓和面餌效果不佳時,換上鮮活小蝦常會有奇效。

素餌:素餌是夏季和初秋釣鯽魚的主要釣餌。

冬天魚吃食物不勤了,用活餌引誘最合適
魚動,餌可不動;魚不動,餌一定要動。

魚塘鯽魚水黴病的治療

黴病俗稱白毛病、膚黴病。水黴菌最初寄生時,一般看不出病魚有何異常癥狀,當看到病癥時,菌絲體已侵入魚體傷口,向外生長。有時因寄生蟲、細菌等病原體感染造成原發病竈潰爛,黴菌的動孢子便從魚體潰爛處侵入,吸取皮膚裏的營養成分,在受傷病竈處迅速繁殖、蔓延、擴展,逐步長出棉毛狀的菌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結黏附,使皮膚潰爛、組織壞死,同時隨著病竈面積的擴大,魚體負擔過重,遊動失常、食欲減退、魚體消瘦,最終病魚因體力衰竭而死亡。
此病一般發生在20℃以下的低水溫環境,在早春、晚冬最容易流行。水黴菌對寄主無嚴格選擇性,各種養殖魚類從魚卵到成魚均容易被感染。密養越冬池中的魚類、春季清瘦水體的魚類或處於饑餓狀態下的魚類最易患水黴病。春季投放魚種時,如果操作不當也會引起水黴病的暴發。
防治方法:魚類入池操作過程中要盡量仔細,勿使魚體受傷。入池前用3%~5%的食鹽水溶液浸泡魚種8~10分鐘。避免在水溫15℃以下的條件下處理養殖魚類,以免魚體凍傷或擦傷。若發現魚類已感染水黴病,可以全池潑灑小蘇打與二溴海因合劑,但要註意病魚的體質和水質變化,以防發生生產事故。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