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魚吃食
剛把窩料砸進去的時候,釣點內會有很多可吃的,小雜魚、目標魚都會蜂擁而至,能吃的東西太多了,它們吃呀吃,直到吃飽後溜之大吉也沒發現釣餌。有人不信我的觀點,那我問一句——是不是剛打完窩子小魚很少鬧鉤?是吧?能說是釣點內沒有小魚嗎?其實這時候釣點內的小魚很多,起碼不比平時少,但滿地的窩料叫這些食客們目不暇接,吃到釣餌上的概率有多大?很小。所以,剛打完窩子都不怎麽鬧小魚。按照這個道理,小魚就是判斷窩料多少的風向標,小魚又開鬧了那就說明窩內那些易溶散的小顆粒窩料已經消失殆盡了。這個過程通常不需要太長時間,夏天的水庫不超過一個小時,就這麽短暫。有人為了延長窩子的有效時間,幹脆繼續打重窩。完,過重的窩子有幾條魚能發現釣餌?惡性循環又來了。有人可能會說:「真笨,打大顆粒的不易溶解的窩料啊,比如嫩玉米,小魚吃不下不就結了?」也不對,小魚確實吃不進玉米粒,可是別忘了,它們可有本事把玉米粒叼走,直到發現確實吃不進去就會隨意丟到一旁,小尾巴一擺又去別處尋找食物了。有的人會說:「補窩啊!」對,我贊成這個觀點。打窩子的目的是為了誘魚,誘魚的目的是為了釣魚。所以要求釣點內始終要有食物,而又不能讓魚吃飽,這樣的話才能最大限度地讓魚發現釣餌,提高上魚率。所以,窩料不要一次性打得很多,而是要適量勤打。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