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釣鯰魚絕招怎麽打窩
夜釣鯰魚絕招打窩方法如下:
1、時間:鯰魚是夜行性魚類,白天常潛伏在水底不動,到了晚上活動非常頻繁,同時鯰魚是喜溫性魚類,天氣越熱食量越大,因此夏季、初秋等氣溫較高的晚上是野釣鯰魚的黃金時間。
2、打窩:夜釣鯰魚可以打窩,也可不打窩,若長時間作釣建議打好窩子,常用的窩料有禽畜內臟和下腳料,也可用蚯蚓、泥鰍、蚌肉、螺肉等打窩,還可用骨粉、紅蟲粉、蝦粉等打窩。
3、中巖鎮餌料:鯰魚是肉食性魚類,食量大且生性貪食,主要以小魚、小蝦、底棲動物、水生昆蟲等為食,尤其喜歡吃腥味比較濃的餌料,夜釣鯰魚一般建用蚯蚓、雞肝、泥鰍、鴨腸等葷餌。
4、釣具:夜釣鯰魚可用手竿,也可用海竿,用手竿時要配備夜釣燈,用海竿時要配備鈴鐺或魚訊警報器,魚線可用2.0號以上尼龍線,魚鉤可用6號以上的伊勢尼鉤、2號以上的千又鉤。
5、擡竿:鯰魚吃鉤非常兇猛,用海竿夜釣鯰魚時只要鈴聲大作或魚訊報警器發出聲響即可擡竿,用手竿夜釣鯰魚時主要抓黑漂和斜拉漂,中魚後要快速的將魚拉離窩點,以免驚魚炸窩。
夜釣鯰魚和白天垂釣釣位選擇上基本相同,但是還是有很多有區別的地方。泥灘就是其中之一,夜晚垂釣可以選擇泥灘作為第一垂釣釣點。當夜晚降臨的時候,蝸居了一個白天的鯰魚慢慢從自己的「洞府」遊出,此時的第一件事便是覓食。
夜晚的深水基本是沒有小魚的(這一點有經驗的釣者都清楚,夜釣很少有小魚鬧窩),小魚都慢慢的集中到了淺灘之處。許多小魚賣粗更喜歡淺泥灘,此處的食物最多,最能夠滿足生存需要。同樣的道理,也吸引著鯰魚的道理,垂釣者選擇淺泥灘作釣是最好的選擇。
釣魚的好處:
日光可使人獲得健美的皮膚,紅潤健康的面容。人體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後,可以增強皮膚和內臟器官的血液循環,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再者,城市噪音已構成環境的嚴重汙染,經常到空曠恬靜的水域釣魚,幽棗模靜的環境能消除兩耳的疲勞,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聽覺功能。
除此之外,釣魚還能提高反應能力。王健副教授提出,釣魚的關鍵就在於觀察魚漂和及時提竿。初學釣魚的朋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得心應手,這可以鍛煉人的反應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腦細胞的靈活性。經常釣魚還對視力有好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