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鯽魚的好辦法

春天釣鯽魚五要素——淺、草、葷、晴、活
一要釣淺。立春後,天氣漸暖,萬物復蘇,魚兒也從嚴冬沈眠越冬的深水區,遊至水溫變化較快的淺灘、岸邊覓食、產卵。淺灘,不僅因接受陽光照射而水溫較高,氧氣充足,而且蘇醒過來的水草、蟲類也較多,給魚類提供了天然的美味佳肴。故「春釣淺灘」之說是有道理的。
二要釣草。釣諺說:「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魚類大都有愛草的習性,尤以鯽魚更愛水草。因為春季正是鯽魚產卵時期,產卵需要水草粘附,水草成了魚兒生兒育女的天然「產床」。加之水草的嫩芽、嫩葉及其聚集在草叢中的浮遊生物是魚兒的主要食物,所以魚兒與水草結下了不解之緣。因此,選擇有水草的地方下鉤比光溜溜的地方獲魚要多。
三要釣葷。剛越冬的魚口味不佳,釣餌要特別註意口味。鯽魚愛吃葷,所以用鮮活的紅蚯蚓垂釣,正合鯽魚口味,加上蚯蚓會蠕動,能引誘魚兒上鉤。
四要釣晴。俗語說:「出釣看天氣,下鉤看水色。」春天的氣溫還不高,而且極不穩定。氣溫對魚的影響很大,溫度高魚活躍,溫度低魚不動。
五要釣活。所謂活,一是活水,即找有活水的地方下鉤;二是釣法要活。因為春天的天氣有時還像冬天一樣冷。魚兒活動範圍小,攝食不旺。垂釣時,手提釣竿上下提動,使死餌變活餌,誘魚上鉤。同時要根據魚的活動規律,陰天釣深,晴天釣淺,早晚釣深,中午釣淺,靈活機動,適時應變。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