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一年四季都吃餌料,雖然可以釣,但是魚口依然不如夏天,所以要把線組搭配靈敏一點,而且餌料霧化狀態必須要好,且味型要正選擇甜香味型的,一般窩子用純谷物類的加麝香底窩加純谷誘再加麥香誘黃色,腥味的餌料加紅蟲粉即可,窩料裏多加酒米,開餌的時候少加水,讓窩料入水既化就是散炮窩子,傘狀往下飄落,餌料裏的添加小藥也很關鍵,現在釣魚拼的不再是魚食都是拼小藥,看誰用的小藥味型正,且穿透力強,一般加到餌料裏改善餌料味型,增加餌料水中的穿透力,增加誘魚效果,可以試試一品源的黑坑威武跟王者之誘兩種小藥搭配使用,加到餌料裏誘魚效果不錯尤其是黑坑搶魚的時候很有優勢,手食現在可以用丸三加丸五加天元的金版紅魔加第五元素,記得一定要加輕麩,減輕餌料比重,增加霧化,窩子裏同樣要多加點酒米,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冬季,鯽魚有口,喜歡腥的餌料,所以,打窩子食裏面差一些釣羅非的蝦粉,不要太腥,差不多就行;勾上掛紅蟲。有的大棚不讓用紅蟲,那就在鉤餌裏適當多摻一些蝦粉。
冬季鯽魚吃的慢,吃的輕,盡量搓餌。餌料調整的能多保持一段時間,耐泡一些。

對於釣黑坑,我想廣大釣友並不陌生,大多數釣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家準備得非常充足,線組、餌料;鉤、竿、漂;等等,自以為準備的很好,可是到了釣場,又發現不是缺這就是少那。感覺非常郁悶,這就會影響釣者的心情,而心情往往是決定勝敗的最主要的因素,這個時候就需要釣者馬上調整心態,快速進入狀態,然而,要想馬上就適應過來,還不是一時半會的功夫,這就需要釣者勤學苦練,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除此之外,正確認識黑坑的本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麽該怎樣釣黑坑呢?結合化老師的講解以及在化校學習心得,加之平時積累的一點點經驗,筆者試著闡述一下,不當之處,請指正。

黑坑的一詞來源於廣大釣友,原因很簡單,多數放釣塘魚的密度相對來說比較小,加之老板做些手腳,原本就很難釣的池塘更是雪上加霜,有的經營者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千裏學藝,撒化肥、殺蟲劑、衛生球、化學製劑等等,其目的就是讓釣魚人少釣魚,釣小魚,少投資,大回報。基於此,釣友們便給這類池塘一個美稱:「黑大坑」。他有千條妙計,咱也得有一定之規啊,為了不被「黑」,下面的方法或許會對廣大釣友有所幫助。

一、選位置:

大家都知道,釣黑坑選位置是非常關鍵的,為什麽關鍵,怕是有些釣友就說不太清了,咱們還是從黑坑的構造說起吧。

放釣池子小的是3—5畝,大的10來畝,也有個別的20畝以上,比較少見,水深在2米左右,6.3米手竿【很少有釣黑坑使用7.2米以上的竿子】加上線組其長度也不過13米,減去水下的垂度,您打在釣點的長度不會超過11米,如果經營者在15--20米的地方挖個大坑,您想您還會釣到魚嗎?有的釣友不解,挖個大坑有什麽用啊!這還得從魚的習性說起,大家都知道,魚兒非常喜歡紮堆,如果黑坑底部平坦,垂釣者很容易釣到魚,如果有一個深坑,自然就形成了一個窩,魚兒又喜歡拱窩,鯉魚尤甚,這也和它們的生長環境有關,放釣的魚,大部分都是買回來的商品魚,生長在水深1.5米左右【據專家研究,1。5米的水深,從水溫和壓力來講,最適合魚兒的生長】,吃的大部分是顆粒料,只不過口味不同罷了,剛放入池塘,在淺灘,喜歡溜邊,隨著對環境的逐漸熟悉,遊向深水,但一般不會超過兩米,進了大坑,那您還能釣到魚嗎。

二、識魚情

這一點對釣者來說更為關鍵,大家都知道,一個黑坑,魚的密度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魚兒的習性又決定了在某一個區域,魚兒又相對集中,這就解釋了為什麽有的地方出魚而有的地方就不出魚的道理,於是,釣友們為了搶到好的位置,起五更,爬半夜,可謂費盡心機,然而,對於一個善釣者來說,這都不是問題,因為他會觀水情,識魚性,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起。

1、觀察魚情。有些經營者,為了炫耀,當著眾多釣者的面撒魚,以示誠意,其實這裏有一個大家都不註意的問題,剛剛買回來的魚,一般都是打氧的,加之經營者還要消毒,一頓折騰,魚兒哪還有閑心索餌,如果魚兒的活力強的話,還可以釣,否則沒戲。

2、觀察水情。當我們來到一個黑坑時,不要急於下竿,而是圍著塘邊多轉轉,多問問,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就是這個道理,哪片水域有魚,可以通過魚星、水的顏色變化等等,只要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

3、判斷吃口。新放進來的魚,膽子非常的小,出於本能,他們會紮堆溜邊,熟悉水域,了解池塘,雖然帶有原塘的食口,盡管也非常饑餓,但是旅途的勞累,加之經營者還要消毒,已經疲憊的魚兒已無心開口,偶爾有極個別的魚兒開口,也是少之又少。那些剩下的老運動員,在大家圍追堵截中會躲到塘中間或自認為安全的地方,索餌也不積極。

三、選餌料:
選餌料對於一個釣者來說再簡單不過了,但是要想開一款適應對路的餌料恐怕就不容易了,世上還沒有一款包打天下的餌料,南北地域不同,魚的生活習慣也不一樣,餌料的搭配也就千變萬化了,但是萬變不離其中,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是配餌當中永恒的主題,掌握了魚情,熟知了魚口,搭配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大多數釣友會以為狀態第一,其次才是味型,其實不然,狀態只是魚入口瞬間的表現,而味型則決定魚是否喜歡,吃不吃的問題,味型又分香、腥、腥香等多種,其中香又分植物香、香精香。腥則有鮮腥,臭腥、植物腥等等。只要找準了味型,就可以說已經獲得了一半的勝利。

四、配釣組

有的釣友在釣黑坑時,為了回魚快,有多硬的竿字就用多硬的竿子,不可否認,超硬調的竿子回魚是快,但他忽略一點,太硬的竿子,彈性就差,彈性差就得加大線組,加大線組,靈敏度就降低,這在釣黑坑乎是致命的,因為黑坑本來魚的密度就小,老板再使壞 ,魚的吃口非常謹慎,非常輕,連口都看不著,還釣什麽魚啊!不要忘了,是先把魚釣上,然後才是怎樣回魚的問題!!那麽我們該怎樣搭配釣組才是接近合理的呢。

首先,小魚硬(竿)大魚軟(竿)說的是有道理的,雖然黑坑沒有釣小魚的,但是理論是相通的,一般10斤左右的魚,硬釣竿子就可以,線組2.5+1.5,關東類型的鉤子,根據魚的個體大小選鉤號,大佛手、訊狐漂都可以。調10目左右,釣2—4目。
餌料有多種選擇,根據你手中有的餌料自行搭配,但是原則必須是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

還有一點不得不說,多數釣友釣黑坑,大打特打窩料,這一點我不敢茍同,原因很簡單,本來魚就少,過來一個光吃窩料就飽了,還用吃餌嗎?實在有必要撒幾把顆粒就行了,誘魚和留魚就交給您的餌料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