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花鰱用什麽餌

花鰱 、白鰱餌 酸味、腥臭味、霧化好的餌是配製花鰱、白鰱餌的要點。其主要原料是預先發酵好、具濃酸味的玉米面濕料。白鰱餌基本配比是:發酸的酸面料50%、玉米面30%、大麥粉料15%,再加入適量帶腥味的蝦粉、魚粉。而釣取花鰱的餌,以主要原料為已經發酵的濃酸玉米濕面外,應加大腥味、特別是臭味,如臭豆腐汁、大蒜泥等的比重。
自製臺釣餌料質量的好與否,除了看垂釣時上鉤率,還要觀察餌裝鉤入水後的化散過程,較理想的餌應在臉盆中試驗時,入水半分鐘餌粒表面開始膨化起一層霧狀,而後開始自然化散剝落,這樣逐步膨化,層層散落,但內層還緊包著魚鉤,直到約2分鐘餌料全部化散、鉤餌脫離(試驗餌粒軟硬度以釣者耳垂為宜),因此,大家在家多試驗幾次,就能達到理想狀態。

鰱魚餌料 自製

1.香味型。屬於這一類型的餌料,添加劑很多,如香精、曲酒、花露水、炒黃豆粉、炒花生粉、芝麻醬、香油等均可作為添加劑,選其中之一與基礎餌揉合混勻,即可應用。為了使釣餌耐水泡,可在基礎餌中摻入適量的粘糕或粽子、粘米飯等。還有一種酒曲發酵餌,摻入點面粉以增強其硬度,也可應用。油性添加劑,可在餌料裝鉤後用羽毛刷塗上一點,但不宜摻入基礎餌中,以防餌料發渣縮短耐泡時間。水劑添加劑摻入要適量,過多易導致基礎餌過軟。在施加水劑添加劑的同時,應加入適量幹面粉,揉到軟硬適度,以延長耐泡時間。屬於這類的香食,不僅可以浮釣鰱魚,而且釣各種底層魚的效果也不錯。唯其軟硬度要調好,浮釣要求硬些,底釣要求軟些,特別是在深秋初春,魚兒咬鉤輕微,釣餌必須軟些。

2.怪味型。阿魏粉、韭菜大蔥發酵水、鮮牛奶、奶粉、雞血水等,都可作為怪味餌添加劑。取其中之一與基礎餌混合揉勻,即可使用。還有蕎麥面加等量細麥麩,用開水沖燙後蒸熟,揉成較硬的面團,即可直接裝鉤垂釣。

3.酸臭型。發酵基礎餌,是製作簡便、經濟、效果又好的釣鰱餌。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其酸臭度也相應加濃,放到第二年會變成黑色,可作為添加劑與基礎餌揉合,供常年使用。雞骨發酵水,也是相當不錯的。用臭豆腐乳湯加50%的陳醋,製成混合液,既可與基礎餌摻和,又可用基礎餌裝鉤並在混合液中蘸泡後投入釣域。但這種含醋的添加劑,極易銹蝕漁鉤,每次釣魚回來要用清水將漁鉤浸泡,徹底沖洗幹凈,晾曬後收起,並註意及時更換或淘汰已銹蝕的漁鉤。在製作酸臭餌過程中,最好是戴上薄膠皮手套,以防手被汙染。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