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樂垂釣持續“出圈”(引題)
一根魚竿拉動文體旅融合發展(主題)
中國體育報記者 軋學超
近年來,釣魚項目從休閑娛樂轉向體育運動,人群規模不斷擴大,經過多年發展,釣魚項目持續“出圈”。它以獨特的體旅產品、豐富的垂釣業態,不斷推動體育和旅遊深度融合。
中國釣魚運動協會參與國內主要釣魚賽事的管理,並建立標準體系對參賽釣手進行等級認證和積分排名。以全國釣魚錦標賽、中華垂釣大賽、中國自然水域垂釣系列賽事、中國舟釣路亞公開賽等熱門賽事為例,比賽不僅吸引著眾多釣魚人關註,還配合會員發展和標準建設來不斷促進全國釣魚運動事業發展。在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的正向宣傳和引導下,全國釣魚人形成了保護魚水資源的社會共識,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山”理念,促進中國垂釣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天津剛剛舉辦的中國釣魚運動協會2024春茗會上,協會發布了《2024國家級釣魚賽事規劃》,並首次提出了《中國釣魚運動綠色發展行為準則》,準則從綠色發展、文化建設、安全生產、遵紀守法四個方面再次對垂釣活動安全有序開展和對廣大釣魚愛好者的行為規範等提出明確要求。其實早在2014年,中國釣魚運動協會已經在“愛釣魚 愛生活”的垂釣理念基礎上,提出了“尊重規則 享受垂釣”的口號,倡導釣魚運動向文明、健康、安全、環保的方向持續發展。
如今,隨著釣魚運動深入開展,綠色安全,健康環保成為項目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釣魚運動協會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更加明確。協會成立至今一直倡導參與釣魚活動的人要尊重自然規則,保護魚水資源,享受綠色垂釣。要求釣魚活動的組織者尊重組織規則,提升社會形象,享受規範垂釣。要求參賽運動員尊重競賽規則,處處嚴於律己,享受公平垂釣。
釣魚運動持續火熱,釣魚產業也逐漸形成了以“釣魚”為核心,集合全民健身、體育競技、休閑娛樂、旅遊觀光、住宿餐飲在內的多維度立體產業結構。而以釣魚產業改善民生,培育鄉村振興的潛力產業甚至支柱產業,推動鄉村振興,全國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當屬最先鑄就“一根魚竿撬動一方經濟傳奇”的四川南部升鐘湖。升鐘湖最初本著旅遊扶貧的思路,在2009年以一場庫釣大賽為切入點,就此拉開了基地建設和產業鏈打造的序幕。歷時15年,如今已成功舉辦12屆庫釣大賽,以“世界釣魚城”聞名遐邇。
如今的升鐘湖,除了垂釣活動有序開展,景區周邊的景象相比15年前,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浩渺的湖水碧波蕩漾,遠處青山疊翠,昔日的貧困老區已經變成國家4A級旅遊度假區,西部最美漁村。放眼望去,不計其數的漁家樂、農家樂、旅館林立,旅遊景點人流如織,盤活了衣食住行、遊玩、釣魚等“一條龍”服務。憑借升鐘湖的釣魚名片、享譽全國的品牌賽事和獨有的旅遊資源,更是吸引招商引資無數,帶動了當地遊旅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業多態的全產業鏈……
在升鐘湖模式的影響下,中國釣魚運動協會在全國各地成功復製了多個釣魚和旅遊結合的案例,如睢寧古黃河釣魚基地、福建龍巖永定龍湖基地等。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結合時下多元化的競賽活動組織需要,在全國範圍內與多個地方政府、社會機構、企業展開合作,結合各地方實際,共建了一批標準化的垂釣場地,將競賽功能、訓練功能、培訓功能、會員活動、休閑度假功能融為一體,以釣魚帶動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探索文化旅遊和鄉村振興融合的創新點和契合點,形成了文體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來源:中國體育報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