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柯稱 通訊員李春艷)“快快快,上魚了,上魚了……”11月3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首屆垂釣比賽火熱開竿,30余名師生釣魚愛好者齊聚一“塘”,在校內晨光湖畔大展身手。3天前,該校還為熱愛釣魚的師生成立了垂釣俱樂部。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首屆垂釣比賽火熱開竿,30余名師生釣魚愛好者齊聚一「塘」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首屆垂釣比賽現場 通訊員吳雲松 劉樹原攝

  近年來,釣魚運動年輕化明顯,“00後”大有成為主力軍的趨勢。為此,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充分利用該校蔡漖基地、長河基地、智匯農場三大實踐育人平臺,開發百余畝水塘,養殖了大白刁、甲魚、草魚、青魚、花白鰱等十余個品類,采用綠色循環養殖模式,為師生提供休閑垂釣的場所。

  釣魚不能只是消磨時間,也要釣出個名堂。該校特地組織了首屆垂釣比賽,師生都可參與,還根據選手漁獲重量最重、總尾最多、單尾最重等指標設置了3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

  最終,園林園藝學院學生關振宇以單尾最重摘得桂冠。他說,之前聽說學校要成立垂釣俱樂部,他第一時間報了名,早早地買了裝備。“釣魚是一項非激烈的體育運動,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中穿插這樣的活動,讓我們走出‘書山題海’,在校園內找到‘詩與遠方’。”建築工程學院學子邰俊豪從小受父親的影響,也愛上了垂釣,這次比賽收獲不少。

  釣上來的魚怎麽處理?當然是一飽口福。當晚,參賽師生在該校智匯農場曬秋田園廣場共享魚宴。

  “垂釣作為戶外休閑活動,提供了親近自然的機會,師生們在優美的校園中呼吸新鮮空氣,感受自然之美,這樣的體驗不僅可以舒緩情緒,讓身心得到放松,還能培養青年學子的耐心與專註力。”該校垂釣俱樂部會長彭軍認為。

  據了解,為學生的興趣愛好買單,並提供專業指導,在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早已不是新鮮事。該校先後為菊花愛好者成立了菊花協會,為漢服愛好者開設《漢服製作》公選課、建漢文化體驗館,為學生新建室內高爾夫訓練場,為鐘愛手工木藝的學生成立木工坊工作室等等。

  該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邱建洲在垂釣俱樂部揭牌儀式上表示,成立俱樂部不是為了培養垂釣高手,而是為了培養師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學校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又一新探索。下一步,該校將開設垂釣選修課,組織垂釣技巧培訓等活動,將垂釣活動與生物科學、生態學等學科知識相結合,魚漁並授,讓學生在享受垂釣樂趣的同時,學到專業知識,感悟人生真諦。

來源: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原文標題:武漢一高校大力支持學生“摸魚”成立垂釣俱樂部比賽 開發百余畝水塘養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