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細螯寄居蟹/綠色細螯寄居蟹
Clibanarius virescens
藍綠細螯寄居蟹/綠色細螯寄居蟹
寄居蟹總科-活額寄居蟹科-細螯寄居蟹屬
生存環境:珊瑚礁礁坪,沙質底,海草床;潮間帶至潮下帶淺區。
分布:東海,南海,臺灣;肯尼亞;馬達加斯加;馬約特島;莫桑比克;塞舌爾;索馬裏;坦桑尼亞;毛裏求斯;斐濟島;紅海;阿拉伯海北部;日本;泰國;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新喀裏多尼亞。
體型:小
簡單的鑒別:步足綠色/棕色,前端淺色,顏色交界處有一個黑環;螯足等大,有很多白斑,前端淺色。
除藻能力:未知
貝/螺兼容性:危險
魚類兼容性:不會主動攻擊
珊瑚軟體兼容性:未知
來自其他地方的介紹:
俗稱:藍綠細螯寄居蟹、綠細螯寄居蟹
英文名:Yellow-legged Hermit Crab
拉丁學名:Clibanarius virescens
命名者與時間:Krauss, 1843
同義學名:
Clibanarius philippinensis
Pagurus virescens
分類地位:
界:Animalia 動物界
門:Arthropoda 節肢動物門
綱:Crustacea 甲殼綱
目:Decapoda 十足目
下目:Anomura 異尾下目
總科:Paguroidea 寄居蟹總科
科:Diogenidae 活額寄居蟹科
屬:Clibanarius 細螯寄居蟹屬
最小水族箱尺寸:50升
飼養難度:簡單
飼養要求:
鹽度:1.015-1.025
酸堿度:7.8-8.5
最大體長:2.5公分
珊瑚兼容性:安全
魚類兼容性:安全
食物要求:藻類、雜食、肉食、食腐、人工食品、浮遊生物。
溫度範圍:18-28°C
生活深度:1-10米
主要產地:澳大利亞,斐濟,印度尼西亞,印度太平洋,日本,肯尼亞,新喀裏多尼亞,東非,帕勞,菲律賓,紅海,塞舌爾,南非,中國臺灣,越南,西太平洋,西印度洋。
簡介:
活額寄居蟹科總介紹:
活額寄居蟹科(Diogenidae)是隸屬於異尾下目(Anomura)寄居蟹總科(Paguroidea)的一種寄居蟹家族。活額寄居蟹科起源於侏羅紀中期,並於白堊紀早期由淺海遷移到深海,但仍有部分物種留在淺海,具有多次入侵深海的演化歷史。
活額寄居蟹科的物種有時也稱為“左撇子寄居蟹”,因為與大多數其他寄居蟹相比,其左螯(爪)變大了,而不是右邊。目前為止它包括429種現存物種和另外46種已滅絕的物種,使它成為僅次寄居蟹科(Paguridae)的第二大海洋寄居蟹家族。這個科的寄居蟹基本都吃苔類藻,對絲藻和高等藻不感興趣。不會傷魚類,有時你早上起來發現寄居蟹在吃魚,其實是魚已經死了,它們只是上去吃死魚而已,所以千萬不要錯怪它們。缸內準備幾個空螺殼使它們有機會換殼。
個人點評:福建、廣東均有,海南一帶很多見,體型較小,根據漁友的描述該種喜歡群居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