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釣魚
最近魚不好釣是普遍的認知,秋季晝夜溫差大,水溫也隨之變化快,對魚類的習性,開口情況都有很大的影響。魚的活性降低,給我們的垂釣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在選擇釣點上,便成了很關鍵的問題,甚至好不誇張地說,可以決定成敗,此時比任何季節都重要。
釣點的好壞涉及的因素較多,天氣,季節,水溫,魚種,地形都有很大的關系,晝夜溫差大,魚類更喜歡藏身魚較暖和的偏深的水域。我們在選擇釣位的時候,在選擇深水區作釣的同時,更宜選擇在深淺交界的地方下竿,這樣的地形更綜合一些,在魚種的選擇上可能有更多的選擇性。
垂釣中有一個很常見的問題,都知道老釣點好,常在此作釣的釣友,都會在拋竿前尋找一個參照物來進行定點,不管是水深還是地形幾乎都門清。有些初來乍到的釣友知道釣點好愛上魚,自信滿滿上來就招呼,結果不是掛底就是浮漂忽高忽低讓其很無奈。不把地形搞明白了,著急,不細心很容易造成浪費窩料還會釣不著魚的局面。
魚不好釣,我們更要比平時用心,細心的去找釣位,哪怕釣點附近20/30公分的差異,在我們的垂釣體驗都有很大的區別。相信很多釣友在垂釣中,沒口釣煩了的時候,有時候會不自覺地偏離釣點,東拋一竿西拋一竿反而有口。這種現象有時候很好地說明了地形,水深的不同對垂釣有著很大的影響和不同效果。
所以晝夜溫差大我們在選釣點的時候,要選擇較一個全面一些的地形,深淺交界,只要不是太大的斜坡都是我們良好的選擇。這樣我們攻守兼備,避免老反復搬家。地形的選擇上,從遠到近,前後左右摸清楚,再打窩,少打勤補去探釣,在一個釣點也會有不同的效果。
水草區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也只限於陽光出來後的白天作釣,不管什麽時候,早晚釣草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只因4個字,光合作用。有些釣友一直釣草,4/5就開始打窩,9/10點才開口,便把水域定性了,開口晚。
早打窩有早打窩的好處,但一定要結合時間去作釣,這跟在明水區守釣大型魚不是一個概念,太被動了,無形中浪費了很多時間,不是怪水裏沒魚或是窩料不行就是怪開口晚,都知道常識,但偏偏執著於此,這種釣友相信大家身邊會有很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