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中魚兒分布極為不均勻,有的地方有魚,有的地方就是沒魚,所以選擇一個靠譜的釣點對野釣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好釣點,無一不是地形特殊的地方。對於釣魚人來說,根據地形選擇合適的釣點,是基本功,也是漁獲拉開差距的地方。如何選擇釣點,相信多數釣友都有心得。匯總下民間關於選擇釣點的一些說法,供各位釣友參考。

一、寬釣窄,窄釣寬

這是一句比較經典的民間釣點選擇諺語,所謂寬釣窄,指的是在較為寬闊的水域垂釣,盡量選擇相對來說比較窄的地方。比如河流中垂釣,如果河流比較寬,那就選擇變窄的位置。如果水庫垂釣,選擇兩山夾一溝的位置。這個地形在形狀上有點類似葫蘆腰,之所以這個位置是好位置,是因為是魚道的所在,魚會沿著岸邊一定距離尋找食物,到葫蘆腰的位置手竿就容易夠到魚了;窄釣寬,指的是如果釣場不寬,尤其是在小河中垂釣,要選擇相對寬的位置。這是因為凡是個頭大的魚,都喜歡棲息在深遠的位置,所以釣變寬的位置容易碰上魚窩。

二、無草找有草,草多找草少

釣魚要釣草,但是釣草絕對是非常有講究的。在只有大片明水的水域中垂釣,找有水草的地方,哪怕只有冒頭的幾根水草,也會比明水中好很多。如果沒草,還可以尋找水中的樹枝樹樁之類的障礙物附近作為釣點;如果水中水草較為茂盛,應該尋找水草少或者較為稀疏的地方,其實原因很簡單。水草過於茂盛會影響魚的通行,這時候反而稀疏的草縫、或者水草和明水交界的位置反而魚多;第三就是天然的草洞草縫,遠好於人工開草洞;選擇水草區域垂釣,不要著急下竿,要先試試水底是否幹凈,有無掛草的現象,如果沒有再打窩垂釣。

三、鏵尖釣左

凡是釣魚人,都知道鏵尖是比較好的位置,這是因為鏵尖是魚道的所在。魚沿著岸邊尋找食物,會距離岸邊一定的距離,那鏵尖就成了必經之路,在鏵尖位置垂釣,也是手竿比較能夠到魚窩的地方。不過一直都有鏵尖釣左不釣右的說法,其實原因很簡單,魚類喜歡逆時針遊動,遇上鏵尖自然會先經過左邊,所以左邊往往比右邊魚多。

四、早釣近,夜釣邊,雨天釣邊邊

最後是關於釣點深淺的選擇問題,地形是釣點選擇的一大因素,其次就是水深的選擇了,地形和水深都得當,自然更容易釣到魚。釣點深淺的選擇主要跟時間和天氣有關,以夏秋季節為例。早晚淺水水溫低,魚會到淺水尋找食物,太陽出來後淺水升溫而且光線強,魚會退回到深水中。需要註意的就是淺水有食物,深水沒食物,所以只要條件適宜,魚肯定需要到淺水尋找食物的。從仲春到仲秋,小雨天都是釣魚的好天氣,而雨天最好釣邊,這是因為食物、水溫、光線等多個因素影響,讓淺水更適合魚類進食。夏季早晚釣近中午釣深,如果遇上下雨天,全天都可以釣邊邊。

其實選擇釣點無非是魚道、魚窩,魚覓食會經過的地方,或者魚喜歡棲息的地方,都是好釣點。還需要註意溶氧、水溫、食物對魚所在位置的影響。喜歡請關註給個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