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這個玩法,更多的是“死水”環境,即不整體流動、缺少循環、相對固定的水。如,坑塘等小範圍水體。這類水體,首先就會常出現水質缺氧的問題。(水中溶氧量是魚類生存的必須)

道理來說,水體中如果魚類種群合適、微生物合適,天氣不出現過分異常,水體有自我“循環和代謝”的功能,水體是能基本保證溶氧量正常的。

但是,現實中,魚種單一、密度過大、水質汙染、又缺乏必要的人工改善的時候,水質的缺氧,反而是釣魚人常見的了。道理上,常見的肥水缺氧一般是由於水體氮、磷、鉀類等超標以後,導致微生物和藻類繁殖過多,從而造成的缺氧。水體缺氧後,浮遊生物和藻類也會因為缺氧再死亡,加上缺乏必要的循環,出現腐爛、有毒氣體、腐殖類溶解物等,進一步加速水體的惡化和缺氧。

這種環境和條件下,魚的趨氧本能,是很正常的應激反應,更是保證其活下去的需要。魚會本能的起浮到溶氧量適合的水層(嚴重的在水皮呼吸),或者找水域溶氧量高的區域聚集,以求得生存。

缺氧、趨氧的魚,只要情況稍微嚴重,就被認為是不會就餌的魚。

情況不嚴重的還能垂釣,但是要找頂風、淺水、露出水面水草多、有浪的垂直岸邊等的相對水體溶氧量容易更高的地方。結合魚的起浮,針對性釣浮和釣行程,往往也是必需的。

缺氧水質,常規都建議不要做大窩,和控製窩料和餌料的霧化。因為這些,在許多環境,都會加重局部水域的缺氧。

魚趨氧,也是分許多程度的。具體問題,必須具體分析。低級動物的魚都只要適合,而不是極端。高級動物的人,更應該如此,明白簡單的道理,避免什麽事極端化、絕倫話、錯誤的因果化、、、、、、

我國幅員遼闊,針對季節,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缺氧表象為主的情況,根據成因和“效果”,名詞各異,如:回南天、南撞北、桑拿天、黴雨、、、、等,這些雖然成因有區別,但是關鍵一點,首先本質都是水質缺氧。(本來針對一些情況想多說一些,但是昨天就有人充滿誤解發帖詢問。考慮到不給釣友誤區,反而決定刪減部分章節,只簡單歸類說下本質即可了)

這裏特殊說明一點,人是高級哺乳動物,更是陸生肺呼吸動物。一定不要拿你的感受去感覺低等冷血動物、水中呼吸的魚(水體溶氧量,是個客觀因素,不是你能用你的感覺完全感知的)。除非你覺得你和魚一樣低級;P(確實,常見一些低級“大師”,拿自己的感覺來說魚、拿人的用藥解釋魚的用藥、拿自己的簡單認識來說釣魚的事情、、、那是自己低級而已,請大家分清即可。人,切忌不要和這些低級動物混為一談,更別說聽信,可別對不起父母:handshake)

註意,尤其杠頭們,我帖子說明和分類闡述的關鍵,是為主的原因——本文重點說缺氧。

系統性綜合的說明,會在六篇系列文章發完後,總結性來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