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臺釣尾數基本以鯽魚為對象魚,而鯽魚池中每個階段魚兒泳層不同,魚的個體大小也是明顯不同的。大魚棲底,不大不小的居次,小鯽幼鯽則多在中上泳層穿層。那麽釣魚比賽中,在固定的賽時裏只以尾數論英雄,誰會願意釣大鯽呢?釣上大鯽,大魚起魚都要比釣小鯽魚耗時多,且跑魚的概率也高,頗費周折釣上一條半斤大鉚並不比釣上一條拇指大的“瓜子鯽魚”多得分。
而組織和承辦比賽者為降低比賽成本,普遍投放小規格幼鯽作比賽用魚。所以只以尾數計成績、逐小、逐快的比賽方式催生了拉餌釣法,可以說拉餌釣法是時勢造就出來的。“拉餌”上餌快、拋鉤頻、能極快地形成懸浮微粒區,這是它的一大優勢。且釣鉚專用餌的濃香味和促攝物作用於魚的嗅覺味覺,也能在短時間內形成較高密度。因此眼下的各類“高手釣賽”基本已成了拉餌的一統天下。
打是開餌的一種手法,切記“打”不是揉搓、攥捏。是指五指張開,在盆裏朝同一個方向打餌,也可以說是攪拌,但不能來回的打餌(攪拌),究竟打多少下?只要餌水能充分融合,七八下也夠了。二十下也可以,根據魚情而定,打的多,霧化、溶散性差,附鉤性好。打的少,霧化、融散性好,附鉤性差,所以,水深多打,水淺少打,需要誘魚少打,窩裏有魚後多打。
一次開餌,加入拉絲粉的餌料開餌時一定要一次把水加足,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開餌方式多做不好一款拉餌。釣魚的過程中一定不要隨手揉搓釣餌,餌開好後的每揉一次就相當於二次開餌,不要相信“可揉拉絲粉”等魚餌廠家的忽悠,沒有哪款裏邊含有拉絲粉的餌是絕對可以一直揉不死的,如果餌中的形成的纖維經過多次的打揉,粘連到一起,形成纖維束,那麽這款餌料就基本上無法使用了。
加入拉絲粉的餌料,開餌後靜置一段時間,多長時間跟溫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溫度越高(夏天),餌料出絲的速度越快,一般3到5分鐘就可以,如果是冬天,則要15分鐘到半小時,不管什麽季節,什麽溫度,你只要記住你現在看到的這種餌團的出絲狀況,只有有這種絲的密度,絲的形狀,就可以了。一次要把水加足,等吸足水後,放到一邊醒餌。等餌醒好後,把它攏成一堆,放在手心,兩手擠壓出空氣成團。
平拉小,側拉圓,直拉大,這些寶貴的經驗是我們的前輩們在多年的垂釣中總結的經驗,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在實際的釣魚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變換子線與拉餌盤的角度,來改變鉤子與餌料的接觸面積和受力點,從而拉出我們想要的餌團狀態和大小。切忌從裏向外拉,這樣拉出的餌料就會雜亂散爛,從子線鉤柄處都是散亂的餌料。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