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很多黑坑中投放的魚大都為養殖魚,因麻團餌在散落的過程中的形態,以及顆粒入水的聲音與魚兒平時在餵養時的情形很接近,因此使用麻團餌作釣,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魚兒的提防心理,吸引魚兒吃餌。
那麽,在黑坑中作釣“二水魚”或者正釣一段時間之後,魚情發生變化,魚口緩慢的情況下,面對這受驚的魚兒,釣魚人可以選擇麻團餌作釣,以此降低魚兒的警惕性,破解無魚吃餌的窘境,重新提高上魚率。
二、麻團餌芯的餌料搭配技巧
麻團釣法的要點在於顆粒餌和餌芯的搭配結合。當麻團顆粒散落的形態誘來魚後,魚兒來到霧化較為緩慢的餌芯周圍,嗅到餌芯濃郁的味道,就會將鉤上的餌吞入口中。由此可見,麻團餌芯的餌料味型、餌料的配比相當重要。
當作釣的水域水質較為渾濁,在麻團餌芯開餌時,可以以果香味型為主,在餌料中加入果香味型的“頂誘米”,再加上果香和麝香味型的藥酒,使餌料在入水之後,大味型餌料的較強的穿透力,能夠迅速吸引魚兒吃口。
此外,為了讓餌芯能夠更好地蘸上麻團顆粒,不讓顆粒太快地散落,在開餌時,還可以添加10%左右的“麻團粉”,增加餌芯的黏性。
三、麻團顆粒的上餌手法
麻團的上餌手法似乎很簡單:將餌芯放入裝有麻團顆粒的盆中,輕輕一撥,再將麻團完全覆蓋在餌芯上 ,最後再一按,麻團就順利蘸在餌芯上了。
但是值得註意的一點是,在蘸上麻團之後,還要根據作釣水域的水深,對麻團上餌的力度有一個很好的把控。
當作釣水域較深時,在蘸上麻團之後,需要用手輕輕按壓,避免麻團顆粒在拋竿入水時就散落,還沒到達窩點鉤上的麻團就已經全部掉落了,這樣非但不能達到誘魚留魚的效果,反而會把魚越引越遠。
當將釣魚的每個細節都把握好,相信上魚也就不在話下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