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組漁具。
鰱魚生長很快,在適合生長的條件下一年就可長至兩斤甚至更多,所以線組宜粗不宜細,再加上鰱魚的力道很猛,稍不註意就會切線跑魚,所以主線選擇6號甚至8號子線直接用大力馬或者小於主線1號就可以,魚鉤用伊勢尼八號以上,魚竿用偏軟一些28調就可以,遛大鰱魚時,不建議著急讓魚出水,遛一會等魚力乏再嘗試牽出水面。



擴展資料:
註意事項:
釣鰱鱅魚的漂相一般表現為下頓一目或是三目,亦或是黑漂。還有輕微的一顫一顫。對於這些情況,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如果發現有頓口或是黑漂,趕緊擡竿剌魚。
如果發現浮漂有輕微的顫動異相,如果體力不夠好,可以稍等一下。如果精力充沛,趕緊擡竿,因為這些情況就就是鰱鱅魚的大嘴在餌團邊上一張一吸,餌團也在剛剛入口的位置來回晃回,這時擡竿只要運氣不是太差,還是能中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手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鰱鱅魚

我經常釣鰱魚,簡單談談我的心得,望采納。
首先是魚餌,我試過很多浮釣用的商品餌,但覺得最好用的是基礎餌「雪花粉」,其他有香味的餌料太招小雜魚了。當然,裏面要加東西,蒜粉,鰱魚喜歡蒜味的(大概一袋雪花粉配小袋的蒜粉一袋就可以了)。還可以加一些白粉,增加霧化效果。餌和好了以後,如果覺得霧化太快,就反復搓揉來適當增加餌的粘度,大概在餌入水後一分鐘左右完全化掉最好。
調漂嗎,我認為沒太多講究,大一點的漂,帶餌調到視標中間部分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是雙鉤不掛餌,餌要掛在鉤的上面5-10公分,我的做法是用太空豆將一個小彈簧(圓珠筆內的彈簧剪一半就夠了)固定在一根子線上,餌就捏在彈簧上。以前很多人認為我們這樣釣是在錨魚,但是經過多年實踐得出結論,鉤鉤進嘴,而鉤上掛餌釣的,有很多是魚鉤掛到魚身上的,因為再輕的魚餌霧化後還是會緩緩下沈,餌掛在鉤的上方,正好霧化下沈到魚鉤的附近,在魚鉤附近形成一團霧區,鰱魚過來吸食,魚鉤入嘴,中魚。有人說餌捏在連接環上,也可以,但我認為有個彈簧固定的話,魚餌霧化會更加均勻。
最後就是找魚層了,先從一漂深開始做窩,抽幾竿後就慢慢加深,直到找到魚層為止。當然,如果是到了深秋,天氣涼了,水層肯定要釣的深一點。
至於魚漂的信號,主要就是頓票和黑漂,動作都是比較穩的那種。
魚竿長度一般在4.5米-5.4米。
經驗之談,莫見笑。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