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臺釣釣鰱魚如何看票 鰱魚都是半水
嘴巴大,會在餌附近吸啊吸的,這時候漂會有點動靜。但是不要去拉。
等他把整個餌和鉤子都吸進去了,會出現黑漂。這個時候拉比較好。
當然如果漂上竄,也可以抓。
1目一上有力的頓口看你自己想不想拉了,一心只想掉鰱魚的話,可以別管他。
但我建議拉拉看,說不定有驚喜。哈哈

問題二:手竿浮釣鰱鱅魚時如何調漂? 調漂圖解、方法是:
1:釣具準備好後加大鉛皮,使鉛皮座墜底,魚漂露出水面,這時從鉛皮座到魚漂的長度就是水的深度。
2:向下挪魚漂,大體挪的長度要大於子線長度+魚漂漂身長度。這時從魚鉤到魚漂頂端的長度小於水的深度。
3:調整鉛皮,使魚漂浮出水面。如調四釣二的話就是調整魚漂至露出水面四目。
4:掛餌拋竿,這時魚漂會沈入水底。
5:再慢慢向上調整魚漂,使魚漂掛鉤時露出水面兩目,就是調四釣二了。

問題三:釣鰱鱅魚時如何調漂? 釣鰱鱅哪有調四釣二的,一埂是半水空鉤調到漂肩――也就是浮漂的漂目整個露出水面,也可以帶餌調漂,一般帶餌調漂調整到浮漂露出水面半目左右就行。

問題四:臺釣鰱鱅,怎麽釣,一些釣法? 你會臺釣嗎?釣鰱魚調滿目 加飼料1-2目慢慢升、吃口最少2-3目。

問題五:手桿釣魚調漂技巧 如何釣鰱魚一般是怎樣的口 手竿釣鰱鱅,首先要知道鰱鱅屬於中上層魚,因此作釣多采用釣浮的方法。理論上說任何漂都適合釣浮,但是因浮力不同所能承受的餌料重量也就不同,鰱鱅釣餌講究霧化容散要求比重輕,味型上,鰱臭鱅香。
一般選漂身較大的長尾票,雙子線長鉤入水40至80公分為宜(作釣水域一般選擇兩米以上)此時開始調漂,調8、9、10目,釣2、3、4目,由於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很少直接吃餌團,一般都是慮食餌團周圍容散霧化的下小顆粒,這就說明很少出現迅猛的頓口或者黑漂,一般都是下頓一目或兩目,此時就應該揚竿。還有一點應該非常註意,無論是否中魚,都因該打出一定的節奏,使釣點內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容散區域,這樣就會起到留魚和聚漁的作用。

問題六:臺釣鰱鱅技巧? 鰱魚和鱅魚都是上層魚類 一般多數人用的都是浮釣 水怪 鉛環等裝備 也有用手桿臺釣的 這種魚吃食不是像別的魚類去吃 而是吸 它會再餌料邊上不停的吸 所以這種魚再漂上的反應是很輕的 當魚吸到鉤子時 幾乎就是那一目倆目 所以不能等它拉黑漂或者是頂漂 主要手法是漂下降或者上浮一倆目 迅速提桿 可能你是新手 需要主要的是用手腕發力就像我們炒菜一樣 去提桿

問題七:怎麽釣大鰱魚? 一、鰱鱅有何習性特點?(只說與垂釣有關的)
白鰱和花鰱統稱為「鰱鱅」,白鰱(又叫跳鰱、鰱子),鱅魚(又叫花鰱、胖頭、大頭),白鰱和花鰱雖然都是鰱魚,但其生理習性特點既有共性也存在個體差異。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喜歡集群活動在深水區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遊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江湖、水庫等較大的自然水域中,適宜水溫18-30度,冬季潛入深水蟄伏越冬。這是它們的共性。區別是:白鰱性情較急躁,極易受驚跳躍,而花鰱性情較溫和,行動遲緩。在食性上雖然都屬於濾食性,但白鰱以水體中的植物藻為主要食物,而花鰱的食性與白鰱不同,它以水體中的浮遊動物,如輪蟲、枝角、橈足類為主要食物,兼食多種浮遊生物藻類。白鰱和花鰱對素食氣味的喜愛雖然接近但也有區別,很多釣友都知道鰱鱅喜酸臭餌,但更詳細的說,白鰱更喜歡酸、甜、臭的混合氣味,而花鰱則更喜歡腥、香、臭的混合氣味。喜臭是它們的共性,而白鰱喜酸甜,花鰱喜腥香則是它們的區別所在。
二、越是炎熱越釣鰱,烈日當空好釣鱅
鰱鱅的適宜水溫較高,因此釣鰱鱅主要是在晚春、夏季和初秋。就是在比較炎熱的盛夏和初秋也要選擇晴好的天氣白天出釣收獲才會更好,在一天當中,從上午10點到下午6點是釣鰱鱅的最好時段。也有釣友喜歡夜釣鰱鱅,盛夏季節夜釣鰱鱅雖然也能釣,但與白天相比效果相差甚遠。釣鰱鱅除了要選擇晴好的天氣之外,還要註意風向和風力,一般來說要選擇三級以下微風或偏南風的天氣,這樣的天氣一般氣溫較高,如果是三級以上的偏北風天氣大多是比較涼爽的降溫天氣,這種降溫天氣比較適合釣鯽魚、鯉魚、草魚等,而不適合釣鰱鱅。風力過大,在較開闊的自然水域水面會波浪層層,不僅不利於觀察浮漂的微小動作,而且水體中的浮遊生物和藻類很難在水的上層形成積存,不利於鰱鱅攝食。因此,每逢這種天氣鰱鱅便不知去向,很難釣獲。即便是垂釣時打窩,窩餌也很難在水體的中上層形成固定的窩區。
三、查看天氣、風向,根據地勢選位
選擇一個理想的釣位是垂釣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釣鰱鱅的釣位選擇首先要觀察風向,要選順風或偏風的釣位,盡量避開頂風的釣位。要根據水邊地勢選擇背風處或回風灣等水面有藻類積存的地方;要選擇風吹水面起浪與平靜水面的交界處;要選擇陡岸的深水處。如果是在有網箱養魚的湖泊或水庫,要選擇網箱附近的下風處,或有生活廢水排入口的附近都是鰱鱅的好釣位。 四、釣具釣法要靈活運用
手竿釣和拋竿釣都是釣鰱鱅的好方法。但要釣大鰱鱅就必須使用拋竿。手竿釣鰱鱅可底釣也可釣離底、釣半水和釣浮,底釣一般只在春、秋氣溫較低時使用,夏季則多采用後三種釣法,釣浮是最為普遍的方法。釣組的使用因人而異,各有千秋。有使用雙鉤釣組的,也有使用單鉤的,還有使用三鉤以上組鉤的。使用雙鉤立漂浮釣是最常見的手竿釣法。本人使用手竿釣鰱鱅時也是使用的雙鉤釣組,但與平時釣其它魚時使用的雙鉤釣組略有區別。改動的方法是:將雙鉤腦線的長度分別縮短到上鉤8厘米,下鉤12厘米,在連接雙鉤的環上加一個筷頭粗細,1.5厘米長的小托餌簧,再在每個鉤上穿上綠豆大的一個小白色泡沫粒。垂釣時將餌料搓在餌簧上,入水之後餌料霧化散落,鰱鱅在吸食散落的餌料時,由於鉤上有泡沫粒,增加了水的阻力極易隨水流被吸入口中,且因為鉤尖 *** ,魚再想吐出時已經無能為力了,出現的大多是黑漂,提竿即中魚。出現頓漂、大送漂、連續點動、平移等漂相時也要及時提竿。
使用拋竿釣法的釣組,有使用「水怪」(吊籃)的,也有使用炸彈鉤的。使用「水怪」的優點是裝餌省事,操作簡便,比......>>

問題八:釣鰱魚技巧 釣魚用什麽浮標 首先是魚餌,我試過很多浮釣用的商品餌,但覺得最好用的是基礎餌「雪花粉」,其他有香味的餌料太招小雜魚了。當然,裏面要加東西,蒜粉,鰱魚喜歡蒜味的(大概一袋雪花粉配小袋的蒜粉一袋就可以了)。還可以加一些白粉,增加霧化效果。餌和好了以後,如果覺得霧化太快,就反復搓揉來適當增加餌的粘度,大概在餌入水後一分鐘左右完全化掉最好。
調漂嗎,我認為沒太多講究,大一點的漂,帶餌調到視標中間部分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一點,我認為是雙鉤不掛餌,餌要掛在鉤的上面5-10公分,我的做法是用太空豆將一個小彈簧(圓珠筆內的彈簧剪一半就夠了)固定在一根子線上,餌就捏在彈簧上。以前很多人認為我們這樣釣是在錨魚,但是經過多年實踐得出結論,鉤鉤進嘴。有人說餌捏在連接環上,也可以,但我認為有個彈簧固定的話,魚餌霧化會更加均勻。
最後就是找魚層了,先從一漂深開始做窩,慢慢加深,直到找到魚層為止。當然,如果是到了深秋,天氣涼了,水層肯定要釣的深一點。
至於魚漂的信號,主要就是頓票和黑漂,動作都是比較穩的那種。 望采納

問題九:釣鰱鱅怎樣正確判斷水層 超過3米水深釣1-2米內最為適宜。
鰱鱅是我國四大魚類之一,分布水域很廣,從南方到北方幾乎全國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鰱-白鰱.鱅-花頭、胖頭、大頭。叫法不一,鰱鱅同屬於濾食性魚類,對於水質有清潔作用,一般魚池、水庫多於其它魚類一起混養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
鰱鱅雖然同屬濾食性但也有略微不同,鰱魚鰓毛比較密集,主要以水草浮遊生物為主要食物,鱅魚的鰓毛較大主要以水中微生物為主,有時魚蟲小蝦也照吞不誤,所以釣鰱魚餌料要求要細致,霧化性強,比重輕,釣半水,中上層出魚率高。
鱅魚則可用粗糙一點的餌料,但還是要求霧化快,醒香酸臭,比重略大一點。低釣中下層,常驚現大物。鰱鱅喜群耐高溫,經常來一條就有兩條,越釣越多。只要你體力好,碰上大群,1-2百斤不是瞎話。
既然你是釣者就一定要釣鰱鱅,不會釣鰱鱅就等於不深解臺灣的幽靈釣法-即懸浮釣法(臺釣)。為什麽我要說臺釣鰱鱅是幽靈釣法呢?靈敏的釣組,霧化的象迷霧一樣的餌料,似底非底,虛中帶實,魚吞餌時,魚的口腔內外的壓力不一樣,水中負壓造鉤入魚嘴,再加上鰱鱅不像鯽鯉那樣吞吞吐吐。其主要表現為口進腮出,所以,鉤入魚嘴並不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吃餌,此等釣法在魚不知不覺中將其擒獲,不叫幽靈釣法叫什麽?其次釣組的靈,輕,巧,卻能搏殺水中十幾斤乃至幾十斤的大物,無不透出詭異中的殺機。
談談釣組: 4.5-5.4米臺釣竿,本人喜歡4米以上的3-4號磯桿,帶快輪,體力佳,搏大物.1.5-2號子線,2號-3號主線.鉤門寬硬度強的無倒刺鉤,雙鉤距盡量三指以上.3-5號硬長尾、細長身深水漂,偶爾需要打行程的,所以長尾首選。
說說餌料:釣餌:東俊,南北鯽,魚寶,薯鯽都可,適當舔加白粉.如有條件各路鰱鱅商品餌都很好用.但我經驗總結商品餌魚速快,個頭不盡人意,釣大鱅還是適當在商品餌中舔加一些粗顆粒類的谷物,註重餌料的氣味.瘦水香甜,肥水腥臭.不論什麽餌料一定要使其霧化在先,千萬別填加拉絲粉。
窩餌:麩子+適當白粉+紅塘+酸奶.百試不敗。一般我會選擇上風,或側風為釣點,風平浪靜水中潛伏鰱鱅幾率大.我是調7釣2,如果你的漂子歸零點比較頓,俗話就是歸零浮力大,比重不夠可用餌料的重量找齊.一切準備就緒調標開餌找水層.超過3米水深釣1-2米內最為適宜,本人覺得水溫越高釣淺越快,相對大鱅一般棲息在出魚快的水層下一個票身左右,如果釣的快,魚小,適當調整一下水深一般會有意想不到的大物。
搓大餌拋投十桿以上,改換小拇指大小魚餌實釣.拋桿頻率.速度,節奏,定點拋投,這些都註定你的魚獲量。一般水下有魚十桿以上便出現魚漂上下忽悠的狀態,這時代表有魚進窩.魚漂有力一頓,黑漂,或半路截殺都是正口.
鰱鱅力道不可忽視,蔫中有穩,力道持久,中魚後盡量領出魚窩與其周旋,做到敵進,我進,敵退我退,上下牽動,不讓其停歇,2-4斤兩三個回合就可束手就擒。要是再大,就看你降伏大物的功底了。

問題十:臺釣能在流水中釣鰱嗎 野河流水釣鰱鱅 想說愛您真不容易
有人說野釣才是真正考驗一個人信心、耐力的,是竿坑釣無法比擬的;也有人說野釣的魅力在於人與魚在復雜的自然環境中鬥智鬥勇,是魚向人的體力的極限發起的一種挑戰;也有人說野釣魅力在於給你留下遺憾,但又始終讓你對明天充滿著希望……,這些都只有在野釣路上的人才知道。
初學拋竿野河底釣鰱鱅魚之時,在好釣魚季節,會釣者都能釣到鰱魚,只有我經常是「空軍」,問一些會釣者,魚餌怎樣做的,常被玩弄;有人見我經常「空軍」,便高聲自言自語道:「赤水河鰱魚是好吃,不是哪個都釣得到的!」;有時見我甩竿近了,便嘲笑道:「呀!釣邊魚的來了!」;有時靠近有的人釣,投竿偏了一根,我忙跟別人道欠,但由於自己是初學者,還是遭到指責……。這些我都能理解,因為誰叫你技術不好呢?
好在現在信息的傳遞實現了網絡化,釣魚作為一種高尚的體育運動,被許多人接受,有關釣技的信息傳遞也多且快,隨便一搜會搜出一大堆,令你眼花繚亂,真正適合當地的餌又是什麽?技術上如何去把握呢?多數釣者都是在靜水中釣鰱鱅,浮釣多,底釣少,在流水中用拋竿爆炸鉤底釣鰱鱅的介紹更是寥寥無幾。
另外野釣是一個體力活。一般出去要帶7-10支拋竿,10斤左右的魚餌,還有幹糧、水、大雨傘、小凳、30副自製的爆炸鉤,備用的鉛砣、搖輪、長大的抄網及大夾背篼,我稱了一下至少36斤。
還有就是小河中野釣,公路不通客船少,絕大多數是山路,早出晚歸,如同翻山公一樣,辛苦程度是一般人體會不到的。
從釣鰱鱅的情況來看,拋竿浮釣的技術性要求要低一些,手竿浮釣技術性要求要高一些,可以說在流水中用拋竿爆炸鉤底釣,又是在水廣魚稀的野河,還有行船、攔河網攔魚的情況下釣鰱鱅要難得多。再加有電魚的,看見你在哪兒餵窩釣魚,晚上電魚船圍在你白天餵窩處亂電一通,第二天你再去,哪兒還有魚來,每次想起,真讓人大失所望!
沒辦法,只有自己去試。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嘲笑吧!
一年「空軍」下來,使我不得不思考總結每次失敗的原因。我從野外鰱鱅魚的生存需要著首,從季節變化後的遊動規律性以及氣溫變化對流水中的含氧性等方面慢慢地進行學習和分析,深深地體會到野外釣魚其實需要的知識面廣且深,需要具備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有些實踐經驗的積累是需要靠季節和條件的變化才能深刻體會到的,而還有一些東西需要年復一年的時間去悟。
2007年我遇一位北方釣友,來我縣休假,在他當地經常參加800元、1000元的賭塘竟賽釣魚,經常下來,只有盈的,少有賠本的,三十多斤一條的魚經常釣到,少有失手。一天在赤水河邊釣到一條十來斤的鯉魚,一看小魚一條,有人想幫他抄魚他不讓,要自己抄魚,第一次魚拉到面前,魚一躍,脫鉤後又被一爆炸尾鉤掛住魚尾巴,收收放放再次被拉回,再抄又打出去,又拉回,較量了許久發現魚不動了,以為萬事大吉,用手去提,人影子一到,魚最後一躍,在眾目睽睽之下,還是逃之夭夭,結果大意失荊州,發出感嘆:「野生的魚就是不一樣!」
再說這位北方釣友在赤水河邊釣鰱鱅,用3支海竿與我地釣友出去釣,釣了七、八天,硬是一條也釣不上來,又是打電話、又是從他家鄉郵寄魚餌,還找他家鄉的釣鰱鱅魚的高手問釣法,結果都說只有這個搞法,為什麽就是不上一條魚呢?最後回北方時留下一句狠話:「下次來,我非把它搞起來不可!」
野釣鰱魚,雖說在我們這兒是難,但每年還是有少數高手一年釣上一二百尾鰱魚起來,有時一天就達20尾左右。野河中的鰱魚去鱗後,用水沖去血水,馬上看見肉質潔白如雪,表面無一點黑斑,然而魚塘的鰱魚是有小黑斑的。當然河中的鰱魚也不全是河中生......>>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