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暮春)如何釣鯿魚的技巧分享 平日休閑野釣,大多數釣者並不會針對某個特定的對象魚種來施釣,因為這樣做不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餌料,還有可能會“空軍”。然而有些釣者卻鐘情於專攻吃食迅猛的魚種,筆者也在此群體之列。若論吃食迅猛,在野釣常見的對象魚中,草魚當屬第一,鯿魚位居第二。翻閱相關資料,釣草魚的方法比比皆是,筆者不再贅述,而說到鯿魚,相信很多釣者對它都不是很熟悉,更無從知曉針對鯿魚的特定釣法。

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野釣的經驗,同大家分享—下暮春時節應該怎樣釣鯿魚。

鯿 魚的食性同草魚相仿,喜歡曲酒香氣、植物清香味和谷物醇香。個體相當的野生鯿魚喜群居,魚群會進行覓食性回遊,因此只有投放大量的洄遊,釣位宣選在岸邊的回水灣處,這是因為鯿魚通常會在這樣的地方覓食。鯿魚群第一天在此覓食之後,再過10天或更長的時間還 會遊回此處,具體的間隔天數需要釣者根據水域面積大小及天氣

自行把握。很多水域都有小雜魚鬧窩的現象,釣者一定要戒驕戒躁,保持安靜,因為 鯿魚的聽覺和視覺相對靈敏,除非釣者是長期做窩守釣,不然若是驚走了鯿魚群中的頭魚,魚群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一去不返。在食物匱乏的湖庫施釣,選位是極其 重要的,釣者量好選擇地勢平坦的硬底區域作為釣點,水深以2~3米為宜,這個深度通常會聚集大量鯿魚。

麩皮加酒糟是垂釣鯿魚的最佳窩料,但 它很容易招來小雜魚鬧窩,因此釣者應準備大量窩料,做到勤補窩。小雜魚鬧窩會加快窩料氣味在水中傳播的速度,大約三四個小時以後,距離窩點50—100米 範圍內的鯿魚群就可能被吸引過來。此時釣者應當註童,好的窩科不一定是好的釣餌,筆者經實踐發現,麩皮和酒糟雖然能有效聚魚,但是並不能當釣餌使用。野 生,鯿魚對青玉米粒情有獨鐘,因此鮮嫩帶漿的青玉米粒才是垂釣鯿魚的最佳釣餌。使用青玉米粒掛鉤時,最好將其剝皮,這樣的釣餌清香四溢,入水後極具誘惑 力。

蝙魚膽小喜靜,因此建議使用13米以上的長竿施釣,13米的距離既可以隔開岸邊的嘈雜聲,又能直搗鯿魚群洄遊的必經之路。鯿魚吃食迅 猛,對於玉米粒的落水聲和鮮艷色澤十分敏感,有時候鉤餌—入水,鯿魚群就會蜂擁而至。此時釣者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中魚,中魚之後要盡快將鉤上的魚兒拉離魚 群和窩點,以免驚走窩中的其他鯿魚,這也是長竿的優勢所在——釣者可用長竿直接將中鉤的蝙魚拉出水面,這樣可以將鯿魚掙紮時發出的聲響降到最低,能有效地 留住住魚群。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