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和鯉魚一樣屬於底層魚,但我們在垂釣中卻發現鯽魚離底甚至到半水的情況非常多,比如我們抽窩一段時間後,或者氣壓低、溫差大等諸多情況下都會導致鯽魚離底上浮,此時如果我們使用“截殺”釣法,很有可能形成連桿,不僅能大大增加我們的漁獲量,其中的垂釣過程也非常有趣。

所謂的“截殺”就是餌料沒有到底,中途就被鯽魚吞食,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截口”,在魚出現“截口”時我們提竿刺魚,稱之為“截殺”。

但要想使用好“截殺”這一釣魚利器,還需要我們做足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註意力要高度集中

“截口”或說“截殺”是在瞬間發生的,所以需要我們的註意力高度集中,在拋竿入水後就要盯緊浮漂的一舉一動,因為“截口”的動作不但突然,還非常輕微,而且還有短暫的特點,提竿時機稍縱即逝,除非吃成“死口”。

常用“截殺”釣法的釣友幾乎都有一個共性體驗,那就是比較累,在浮漂下沈過程中眼不離漂,手不離竿,靜若處子、動如矯兔,但也普遍反映,這種釣法其樂無窮,累並快樂著。

二、捕捉三種“截口”漂相

上面提到“截口”有突然、輕微、短暫的特點,那麽表現到浮漂的漂相上也是如此,在我們實施“截殺”釣法時重點要抓以下三種漂相。

一在鉤餌正在下沈的時候,鯽魚吞餌,浮漂會出現一個短暫的停頓,然後會有一個輕微的下頓或者上頂動作。這是鉤餌在鉛墜上方時產生的漂相,此時提竿必中魚。

二是當鉤餌下落到鉛墜下面時,鯽魚吞餌就會產生橫向拉動鉤餌的動作,表現在浮漂漂相是稍微一停,然後下頓,只是這個停頓和下頓的幅度都很小,只有半目或者不到半目,此時提竿也中魚。

第三個是鉤餌到達距離水底5-10公分的位置時鯽魚將餌料吞入了嘴中,這時出現的漂相和鉤餌下落到鉛墜下面時類似,只是停頓和下頓的幅度要大一些。

三、使用“苗條”浮漂

采用“截殺”釣法時,因為所產生的漂相都相對輕微,所以所搭配的線組要精準和靈敏,尤其此時的用漂,一定要選細長身的浮漂,並且漂尾一定要足夠細這樣阻力才小,所顯現的浮漂信號才能足夠大,也才能讓我們觀察得到。

寫到最後

要想用好“截殺”釣法,首先要多觀察、多練習,讓出現“截口”時提竿成為一種慣性,一種肌肉記憶。再就是如果采用的抽窩方式“截殺”,要註重拋的每一竿的準確度,要求拋到一個點上,這樣在水底的魚才會形成搶食狀態,並逐漸離底出現“截口”,讓我們連桿上魚,這樣也才能給我們的垂釣活動帶來更多的樂趣,同時增加漁獲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