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鯽魚究竟是釣靈還是釣鈍,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釣無定律,我們應該根據作釣當時的水情、魚情來進行適當地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將魚釣得更好。那麽我們在外野釣鯽魚,什麽樣的水情、魚情適合釣靈,什麽樣的水情、魚情又適合釣鈍?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地分析一下。

 

適合釣靈的水情、魚情

我們在外釣魚,如果遇上微風天氣,溫度適宜,水域不走水,窩點裏面聚集大量的鯽魚,已經開始搶食,魚口比較好,這個時候便是最好的水情、魚情,一般比較適合釣靈。此時我們調高釣低,如調四釣一或釣二,有可能鉤餌還沒到底就會被魚接住,這個時候浮漂通常會出現漂亮的頓口或者是黑漂。

 

適合釣鈍的水情、魚情

當然,野外水域出現上述的水情、魚情情況一般比較少見,通常情況下,作釣水域一般會伴有風浪或者是出現走水的情況,有時還會有小雜魚鬧鉤的現象。因此,我們在大部分的野釣場景下,一般更適合釣鈍。

比如作釣水域出現輕微的走水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使用小浮漂,應該更換成吃鉛量稍大一些的浮漂調高釣高,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穩定住流水。在初春、冬季或者是由於其他某些原因所造成魚口不好的情況,我們也不能釣靈,也就是不能調高釣低,而應該調低釣低。

此時如果是使用商品拉餌垂釣,一般最好是調幾目就釣幾目,這樣雙鉤在水底是躺底、雙子線是彎曲的水底狀態,魚吃餌就比較容易入口。浮漂可選用靈敏度稍高一些的細尾浮漂,這樣可以相對放大魚吃餌入口的動作。入口率變高後,我們主抓魚吃餌的小動作,不一定就比魚口好的時候釣得少。

 

釣魚餌料餌重不同,出現的調釣狀態也不同

另外,使用的餌料不同,餌重不同,調釣方法也不同。比如我們使用搓餌掛鉤垂釣,而搓餌比拉餌的餌重相對要重,如果調四釣二,可能下鉤躺底,或者是雙鉤都是躺底的水底狀態。此時雖然是調四釣二,但其實並不是釣靈。從浮漂的漂相上看,釣目低於調目好像是在釣靈,而從雙鉤在水底的狀態來分析,實際上還是屬於釣鈍的範疇。

如果是使用拉餌垂釣,我們可以調幾目就釣幾目。調幾釣幾理論上屬於不靈不鈍,但其實是屬於釣微鈍的一種調釣方式,是野釣采用拉餌垂釣最常見的一種調釣方法,野釣采用這種方法調漂,魚吃餌更容易入口,且浮漂動作會更明顯。

但如果我們使用比較輕的餌料垂釣,如紅蟲、蚯蚓、小麥等,就可以調低釣高。從浮漂漂相上來看,調低釣高屬於釣鈍,但從鉤餌在水底的狀態上來分析不一定就是釣鈍。如調平水、釣一目或兩目,有可能釣一目的時候,下鉤觸底、上鉤懸浮;而在釣兩目的時候,下鉤也許躺底、上鉤觸底,雙鉤在水底的這種狀態當屬於釣靈的範疇。當然,如果釣目高於調目的目數較多,那就屬於釣鈍的範疇,因為這個時候雙鉤一定是躺底的狀態,說不定鉛墜還會到底。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在野外水域垂釣鯽魚,不能一味地只是釣靈或釣鈍,必須結合作釣當時的水情、魚情、使用的餌料、餌重,以及垂釣方法來進行相應地調整,調整到不但可以看到明顯的漂相動作,而且揚竿能中魚,且到達中魚率最高的垂釣狀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