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明前後時,鯽魚開始進入繁殖期,這是鯽魚非常難釣的階段。不過鯽魚繁殖期之後,體力透支嚴重,需要一定時間回復體力,所以進入晚春階段時,鯽魚還是有一小段比較好釣的階段。晚春階段用什麽方法釣鯽魚,蘸米釣就比較合適。
一、魚情特點
繁殖期後的鯽魚還有離草的說法,水溫此時已經較高,雜魚的數量眾多,相對於水草區域來說,明水中的雜魚數量更多,所以晚春階段想要釣大鯽魚,小中取大是必須的技巧。雜魚數量較多,如果有鯉魚、青魚等大體型魚類進窩,雜魚鬧窩的現象瞬間會暫停。但是如果進窩的是鯽魚,雜魚根本就不怕。魚情特點就是水底有鯽魚,中上層雜魚也成群,餌料能否順利釣底,這是個大問題。如果使用面餌垂釣,餌料很容易被眾多的雜魚截殺,到底的魚鉤變成了空鉤。增加餌料比重是個不錯的方法,可以在面餌中加點酒米,使用搓餌垂釣,這樣餌料到底會容易很多。
二、蘸米釣
蘸米釣的上餌手法其實比較簡單,缺點是上餌的速度比較慢,不過自然水域中魚的數量本就不多,上餌速度雖然很慢,但是對休閑野釣來說並沒有什麽影響。蘸米釣的上餌手法主要有兩種,第一是購買空鉤伴侶,俗稱搖三搖,這是一種粉狀的東西,沾水之後變成膠狀,可以很好的把酒米蘸在外面。空鉤蘸水然後蘸搖三搖,再蘸水之後就成了膠狀,然後蘸酒米就可以了。第二是使用糖稀、麥芽糖之類的東西,不過需要準備一個小木棒,需要把魚鉤按進去,然後在酒米中打個滾,這樣就完成的上餌。
蘸米釣用於傳統釣,講究並不多,因為傳統釣的特點是長竿短線,有下鉤精準的特點,餌料可以垂直出入釣點,這對於蘸米釣來說很重要。如果玩臺釣,一定要註意餌料的落點要盡量精準,防止出現較大的窩點。如果采用打滿竿的方法垂釣,餌料入水的位置會在浮漂站立位置的前方,餌料往回擺動時會在釣點前方形成窩點,這就成了遠打窩、近釣魚的現象。想要釣到魚,應該采用近打窩、遠釣魚的方法,餌料的落點可以在窩點的前方,這樣魚從深水過來時會先碰上餌料。所以莫要打滿竿,否則深水過來的魚先碰上窩點,魚鉤被發現的幾率變低很多,上魚的效率絕對會有影響。
蘸米釣適合更適合豎漂釣組,選擇釣位時可以釣明水也,可以釣距離水草不遠的地方,如果使用七星漂釣組,不建議使用朝天鉤。敬請關註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