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作釣鯽魚的5個必殺技用對了魚獲一次比一次多,為新手朋友在春季作釣鯽魚提供借鑒參考。
一,桿長。春季裏做釣鯽魚,一般選擇五米四以上的長桿。因為春季大多數時間段,魚生活在淺水或淺灘。
鯽魚生性膽小,警惕性比較高,當水比較淺,岸邊的噪音使魚兒不敢太靠邊活動。一般在較遠的地方,所以要使用長桿子能夠得到魚群進行垂釣。
當然,春季有時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需要垂釣深水區。此時可以根據情況選擇稍微短一點的魚竿。短桿作釣相對來說,拋得更加精準,而且窩裏魚多時可以頻率快一點,同時也沒有那麽累。
二,餌腥。腥味的餌料其實一年四季都是比較好用的,只是在春季作釣鯽魚用腥餌效果更加明顯。
如果用香味或者本味的餌料,有時魚是真的不願意吃。腥味的餌料能夠促進魚開口就餌,吃餌會更加積極。
野釣鯽魚不需要在餌料裏面添加任何小藥,開製餌料時可以在餌料裏面加上一定比例的赤尾青,增加餌料的腥度。餌料開得盡量軟一點,保證魚餌的適口性。
三,窩少。春季裏鯽魚的活性不高,食量比較小,所以打窩子時窩量不要一次性打太多,可以少打勤打。
當我們開始連桿時,說明窩子裏的魚聚的比較多,這時候不要顧著一味地去把窩魚釣完。要少補一點窩,能夠持續的誘來魚留住魚,讓窩裏始終保證有魚釣。
打窩的位置要盡量做到精準,作釣時盡量把餌扔到窩子裏,最忌諱不註意拋竿的準確度,東一桿西一桿,一會兒就把魚釣散了,就失去了打窩子的意義。
四,釣鈍。春季野釣鯽魚,盡量以釣鈍為主。野外的鯽魚都是生口魚,沒有滑口魚,不會涮餌,所以不用擔心調的太頓,魚兒會把鉤吐出來,發生跑魚的情況。
只要魚把鉤子吃入嘴中,如果鉤子不是特別小,一般生口鯽魚是很難把鉤子再吐出去的。相反,如果我們調釣比較靈敏,鯽魚剛剛吸到鉤餌,還沒吃進嘴浮漂就會產生信號。
此時提竿往往會空竿,甚至會出現錨到魚的情況。如果子線用的稍微粗一點,還會出現擋口魚吃不進嘴的情況發生。
當我們釣鈍時,即使子線稍微粗一點,由於鉤子是躺底的狀態,魚兒也能夠把鉤餌吃到嘴裏面去,就有更多的機會釣到魚。
五,釣暖。春季的溫度相對來說不是很穩定,一天當中的溫度也是溫差比較大,中午比較熱,早晚的時候,甚至還有很冷。
釣暖就是要找溫度高的地方作釣,找到溫度適宜魚兒生活的水域做釣。等太陽出來的時候,淺水區溫度升起來了,淺灘處暖和魚兒比較活躍,就選擇淺灘處做釣。
一早一晚,溫度低的時候,深水裏比較暖和,魚兒都呆在深水裏避寒,那就選擇深水區做釣。
春季裏釣魚,一定要人找到魚的藏身位置作釣,不要固守一個位置一成不變,那樣是釣不好魚的。
春季裏天氣多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魚情,想提高釣技的釣友們,不妨多去嘗試。在一次次實踐中做出應變,慢慢的就會越釣越好,越釣越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