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一些鯰魚的特征及夜釣的釣法技巧,下面就分享給釣友們參考一下吧。
一、鯰魚的特征
鯰魚,古稱鮎魚,俗稱胡子鯰、河鯰。在我國,分為大河鯰和小河鯰兩個品種。
小河鯰魚淡水水域都有生長,最大個體不足1千克。大河鯰多在長江、淮河、黃河、錢塘江等大的流動水域生長,最大個體長可達1米,重5千克以上。
20世紀80年代,我國又引入埃及胡子鯰。我國鯰魚頭前腭部上下各長一對須,埃及胡子鯰長二對須,生長快,體形和食性相同。
鯰魚前部平扁,後部側扁,口寬大,下頷長於上頜,無鱗,皮膚富有點液,肉無橫刺,細膩鮮美(主要指土鯰)。
鯰魚冬日在樹洞、巖洞內冬眠,不食,夏秋食量大,極貪食。和黑魚一樣,它也是肉食性魚類,平時棲息於水的中下層,以魚及無脊椎動物為食。鯰魚眼小,怕光,夏日白天不出,多隱於樹根底面石洞內或深潭中,不合群。
夜間外出到處覓食,陰雨天的時候會隨新水入河、入淺水和流水處搶食魚蝦,故夏釣鯰魚應以夜釣為主。
白天晴日要找深潭有樹洞、石洞處垂釣;陰雨天漲水在淺灘釣,有流水則在流水口下方釣。
二、鯰魚的釣法
釣鯰魚的方法很多。有手竿沈底釣、排釣、放釣、拋竿釣等,但主要是夜釣。上述方法皆適合於夜釣。
(1)手竿沈底釣鉤大,砣重,線也粗,選擇腥味濃的綠色或藍色大蚯蚓(平時釣魚用的太平二號紅蚯蚓一鉤穿多條也可,但不及綠色大蚯蚓效果好)或青蝦、死魚,在平時偵察有鯰魚出沒的深水潭或樹洞口、石洞旁,白日可釣取。
鯰魚有胃,消化力極強,一般吃食只吞不吐。因此,遲些提竽經常鉤餌已入胃(在淡水魚類中,青魚、草魚、鯿魚、鯉魚、鯽魚等都無胃,只有鯰魚、黃敏、黑魚等少數肉食性魚類有胃)。
(2)拋竿釣排釣、放釣等大都用於夜釣。拋竿釣多用葡萄鉤,一排5——8個,掛大蚯蚓,夜晚拋於水中,竿柄固定在岸邊,竿梢拴銅鈴,鯰魚吃鉤即牽引鈴發聲,提竿取線即可得。
排釣、放釣釣具一樣,皆是用5——10根小竹梢,前端系5米長粗線,系歪頭大鉤,鉤上掛藍蚯蚓及小青蛙,夜晚拋人水中。排釣是竹梢尖放鈴(或不放鈴),每隔30分鐘至1小時巡視一下,看是否吃鉤。如鈴響竿搖,則說明有鯰魚在鉤子上,提竽拽線用抄網撈取。放鉤也如此安排,只是釣者可以去睡覺,次晨去取。
鯰魚口大,吃食兇猛,不像鯽魚、鯿魚那樣挑剔,故鉤子粗糙些無妨,一般均用長柄歪頭鉤,鉤柄有環、無環皆可。雨後是釣鯰魚的好辰光,此時陰雲未去,河水暴漲,白日光線不強,水又渾濁,鯰魚都近岸覓食,在20——30厘米深的新淹入水的淺灘垂釣,效果很好。
(3)手竿釣用單子大浮漂或幾個散子浮漂即可,夜釣一般不需用浮漂。
小貼士:
鯰魚身上黏液多,滑膩不著手,且胸鰭、背鰭有尖刺。釣上鯰魚後,手應從魚頭下方抓住,既抓得牢,又不會被刺痛。如刺破手,用鯰魚黏液塗抹即可止痛止血消腫。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