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是野釣一般選用容易獲得的蚯蚓、豬肉、豬腸、豬肝、雞腸、鴨腸、羊肝:這幾樣釣餌都有很濃重的味道,可輕易在水裏擴散,而且耐水泡,持鉤性強,較好適應鯰魚靠觸須尋找,發現食物的特點。

四、釣點

在溪流中首選是深潭。深潭的入水口又是釣潭的第一釣點,因為上遊下來的小昆蟲首先流人這一位置,且上遊下來的有機物碎屑也吸引眾多小魚、小蝦在此覓食,形成鯰魚食物集中區,所以是釣鯰魚的第一釣點。第二釣點為潭腰有大石的位置。第三釣點為潭尾的出水位。

其次為溪流的河床全為沒入水中的中等大小的石頭鋪成的石床流段。這一流段表面看,水流很急,但下層由於石頭阻擋水流相對平緩,石頭之間的縫隙又恰好給鯰魚提供藏身之所;而途經此處的小魚、小蝦、小蟹等水生物也會由於表層水急而在下層石頭後的緩流區停留,給鯰魚帶來豐富的食物。所以這類流段是第二好點。

再次為溪流的瀑布下。這裏水深,食物充足,好藏身,大鯰魚多在此聚集。

最後為溪流下遊平緩的沙石河床偶有大石突出水面形成回水的地段。這裏有有機碎屑回流聚集,從而吸引小魚、小蝦停留,而且大石也是鯰魚的藏身點。因此也是一個不錯的釣點。

五、釣時

由於鯰魚捕食是靠觸須發現獵物的,因此出釣的最佳時機是春、夏、秋三季中沒有月光的黑夜或夏、秋一場陣雨後溪水發渾的時候。這兩個時段鯰魚的攝食可以用“瘋狂”兩字形容。其他時間出釣效果就一般了,特別是“月圓”時,可見度非常高,就千萬別出釣了。

六、釣具裝配

由於在山裏小溪釣鯰魚要涉水、攀巖,故釣具要靈巧、輕便。具體如下:3.6米短節硬調溪流竿,2號主線長3.6米,1.5號腦線長15厘米,5號伊勢尼鉤,5克重的棗形通心墜,太空豆一枚,8字連接環一個。

另外輔助用具有竹製或鐵製簡易魚護,手電筒或釣魚頭燈,背包(主要裝幹糧),水,魚餌,小配件和您的鞋子(因為在河床上行走赤腳最方便)。

七、釣法運用

釣法主要用直感釣法。按確定的釣時,到了溪邊選好釣位後,把掛餌的鉤直接垂入釣點(一定要把餌放到溪流的底層),然後手持釣竿憑感覺來釣魚。當感覺釣線被扯拉,釣竿頭顫抖時,應順勢把竿往前送一送,稍放松一點釣線,讓鯰魚把餌吃入嘴裏,然後默數5秒後,一抖竿把魚掛牢並順勢飛魚上岸。

千萬別讓鯰魚有機會鉆回石隙裏。整個釣魚的操作最好不要讓燈光照到水面,如果有燈光照水面會把鯰魚嚇回洞穴裏的。通常一個釣位可釣十幾分鐘,一般會有3--4條鯰魚上鉤,過後上魚的速度會慢很多。這時就應向上遊走,另外釣其他釣位。不可戀釣一點,這樣效率會很低。

八、註意事項

1.註意安全:因為為到溪流通常要走一段山間小路,這裏最好穿登山鞋或跑步鞋,要小心路上的蛇,先要用手電照清路面再行走。到了小溪,河床會很幹凈,水也淺,由於河床的石頭通常很光滑(水、沙常年沖刷的緣故),並且要涉水,這時可以把鞋收入背包,打赤腳行走會很方便,既不怕涉水又防滑。但一定要找大石或看上去較穩的石頭落腳。

2.最好結伴而行,為了相互有個照應。

3.規劃好垂釣的路終。例如先從旱路到溪流的上遊,然後順流一路垂釣,到了下遊某處結束,然後從另一早路返回。或正相反。

4.雨季註意突發洪水。如發覺清水發渾就得及時往岸邊退,不可戀釣。

5.註意幹河床上乘涼的蛇。在每走一步時先把自己腳要踏上去的石塊用手電照清楚;每定好一釣位要把釣位周圍的東西照清楚才坐上去。

6.確定出釣時機最重要。釣法簡單,但如果不了解鯰魚的習性,確定最佳出釣時機,貿然出釣,效果一定不理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