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童釣大青魚有絕招,更為難得的是,他很樂於與別人交流釣魚成敗心得。我們經常問他釣大青魚時釣餌、誘餌、釣位、釣具有何奧秘?老童均毫無保留的一一作答。
釣餌
老童說青魚愛吃的釣餌有“面粉團”、小麥、玉米、鮮螺肉等多種,老童釣上的10條大青魚都是以“面粉團”掛鉤垂釣而得。所謂“面粉團”,是用紅色橡皮泥、“南北”釣鯽餌和少量蜂蜜捏製而成,取黃豆大小一粒掛鉤垂釣。此餌青魚、草魚、鯿魚、鯽魚、鯉魚都愛吃。
誘餌
所謂誘餌,就是把想釣的魚、特別是大魚引到窩裏來。深秋初冬釣青魚、草魚,以粉餌玉米粉、小雞飼料、菜籽餅和顆粒餌熟小麥、大米混合配製,外加適量高度高粱酒,並大重窩。
俗話說:“舍不著孩子套不找狼”,釣魚亦然,要打重餌窩,用盛一斤多的塑料罐,裝餌向選中的釣點打三四罐。釣上一條或魚進窩吞食遊離,應即捏幾大團餌補投至釣點。因大魚進窩尾巴擺動,窩餌被擺動散開。若舍不得餌,像蜻蜓點水似得打窩,是難把魚引過來的。
正確運用釣具
2013 年10月24日,老童去溝莊釣魚,換了一個東西長300多米的塘,塘的兩頭寬20余米,中間一段水面寬50-60米。一釣友為探明老童釣大青的緣由,自己 不釣,跟著看個究竟。只見老童選寬處小竹林邊做釣點,取出一根11米長的手竿,裝餌向光水釣點打窩後,從竿捎上套入5個自製的硬塑料環扣,再往環扣裏穿入 一根3米長的橡皮筋,並將後端紮在竿上,用小橡皮圈將2.5號達摩線上端纏繞在橡皮筋前端,線上四粒橄欖型B4號鉤子,系有13號鉤子,鉤柄上一端有一粒 小綠豆大的活絡鉛墜,捏一粒“面粉團”掛鉤垂釣。其風線從竿捎到水面只有40-50厘米。鉛墜小,魚咬鉤浮子反應靈敏,風線短,在魚咬鉤的瞬間提竿,魚中 鉤率極高。
釣友看不懂的是:自己用同樣型號浮子,是10號鉤子,怎麽鉛墜要大兩三倍鉤子才沈到底?老童講他用的浮子是“老手牌”,浮力小目 標大,適合年紀大視力差的釣者。該釣友還發現老童用浮子之竅:乍看四粒浮子也是兩上兩下,其實他水下的兩粒中有一粒是近水面的,魚咬鉤不咬鉤,看得就是這 粒浮子的動靜。大青魚很靈敏,咬鉤動作很小,若看水面兩粒浮子,很難發現青魚咬鉤。
看了不一會兒,見近水面的浮子下沈,老童一提竿,魚中鉤,手竿呈彎弓型。他在一提竿,魚猛往外竄,將鉤線與橡皮筋拖出四五米,後因纏繞線的小橡皮圈被拉斷,連鉤帶線被魚拖跑。他補擲餌窩後,用新的小橡皮圈纏繞新的線鉤再釣。
八 點鐘不到,有一條魚上鉤了,老童又提竿一拉,說魚大骨頭硬,再提拉鉤子就能鉤穿骨頭,不會因虛鉤跑魚。經過十幾分鐘的溜魚,就釣上一條7.5千克的青魚。 補投誘餌後繼續釣,九點鐘剛過,又見浮子下沈,一提竿魚又中鉤了,再提竿一拉,魚連線帶橡皮筋拖出5米外打樁。這顯然是條很大的魚,靠兩只手是抓不住釣竿 的,於是童老將手竿把插在地上,用腳抵住,再挽住釣竿,手竿從中段到竿捎被拉彎到近水面。他用力抵住十多分鐘,魚開始掙紮,像潛水艇那樣猛力竄進竄出。至 魚力稍小,將魚拖進溜魚,當魚往左邊遊,即往右邊拽,當魚往右邊遊,既往左邊拽,以此反復,溜得魚暈頭轉向。因魚太大,溜魚時線在水下被拉動發出吱吱的聲 音。老童共花了五十幾分鐘,在釣友小任幫助下用網將魚抄上,過秤24千克。這麽大的魚,如果不是靠橡皮筋的韌性和彈力而是直接線釣,不是短線就是竿折。
釣位是條件,釣技是關鍵
童 老連釣上10條大青魚,大家都說他選的釣位好,認為“七分選位,三分釣技”,並不見得他的釣技有多高,其實這是不公平的。選得好的釣位是釣到魚乃至釣大魚 的重要條件,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釣技的好壞卻更關鍵。如2013年10月19日在余杭一二百多畝水面,水深2.5米以上的塘,老童選有蘆葦處打窩垂 釣,十點鐘不到,一條大魚上鉤了,在兩位釣友的幫助下,花了一小時十幾分鐘,終於釣上一條17.5千克的大青魚,人也累的氣喘籲籲。釣友老孫即用他的誘餌 打窩垂釣,結果進窩咬鉤的卻是螃蟹,令人啼笑皆非。
還有老童除因小橡皮圈斷了逃1條魚,其余10條全釣上,且釣上24千克青魚後,將釣位讓 給小任釣。小任也有兩次魚上鉤,手竿也拉成弓形,終因調集不過硬而跑魚。對面垂釣的程釣友,不僅魚中鉤,而且形成溜魚,但魚往西邊遊,他不是努力往西邊 拽,而是拿著釣竿跟著魚跑。由此可見,選位魚釣技哪個更重要,是很難講清楚的。
有趣的是,直到我們收竿離開,還能看到逃掉的那幾條魚的蹤跡,還不時看到魚線上的浮子在幾十米內水域出現,還有幾次在原釣位附近遊動,這表明青魚活動範圍有一定水域,而不是隨意亂遊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