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垂釣者根據鰱魚覓 食浮遊餌料這一特點,在釣餌上多方探索和試驗,終於發現鰱魚喜食甜、酸味的餌料,對水中渾濁的面漿團感興趣。於是出現了采用不同原料製作多種酸食的方法。 下面就介紹幾種主要的酸食的配方和製法如下。
純玉米粉酸餌
取玉米粉若幹,加等量白面粉拌勻,用開水沖燙,揉成窩頭或捏成小餅 蒸熟或煮熟。趁熱掰開揉碎,將用溫水化開的酵母或面粉摻入,揉成面團,放入幹凈的塑料袋中,排除袋內空氣,紮緊袋口。為密封嚴實,還可再套上一兩層塑料 袋,然後將餌置於烈日下暴曬。10-15天後即可發酵成帶有濃酸味的鰱魚釣餌。
玉米粉、豆餅粉、麩子混合酸餌
先將豆餅粉、麩子用文火炒香。再將玉米粉窩頭掰開揉碎,摻入豆餅粉和麩子攪拌均勻,用化開的酵母或面肥將其揉成面團,置於塑料袋內封存發酵。10-15天即可製成酸餌。
玉米粉、豆餅粉、麩子加酒槽混製的酸餌
將蒸熟的玉米粉窩頭掰碎,摻入炒香的豆餅粉和麥麩,再將占總量30%的酒槽磨成糊狀,與以上三種原料揉成面團,盛如塑料袋內封存,三天後即可使用。
數甘薯、米糠混合酸餌
將熟甘薯和米糠揉成團,放入塑料帶內密封發酵,置若幹時間即可使用。
盡管酸食的製作方法多種多樣,各地也不盡相同,但其共同之處是餌食發酵,會散發出濃烈的酸味,引誘魚群,在酸食發酵過程中,要盡量使其與空氣隔絕,否則酸食會發黴、變硬、變臭。
發酵的食大多偏軟、偏黏,使用時必須摻入幹的餌食。攙和餌料可以用新鮮的窩頭、豆餅粉、麩子、幹玉米粉、米糠、白面、綠豆粉、花生粉等。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