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閑來無事,我來隨便說一下,這些年在溪流路亞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共享。因為地域不同或個人的原因可能有疏漏或錯誤,還請大家海涵!
溪流路亞一般山間的溪流或小河流,水深一般不會超過一米,我以前也去過很多地方的溪流,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以目前我們這裏的溪流為例,這裏的溪流最深處只有50-60公分左右,所以在路亞方面,我們一般選擇的克數應該盡量少於3克,1-2.7克最佳。因為 如果使用克數過重的路亞,在這種淺水的溪流中作釣,下沈速度過快,不容易控製,並且也容易掛到水下的一些障礙物,比如石頭、水草。
第二 餌的克數過重的話 餌的質量決定了它在淺水無法保持有效的泳姿,對於施釣的人來講也是一種考驗,所以我們盡量要選擇3克以內的小質量的餌。
路亞的選擇:
一般小型溪流路亞,餌一般可以選擇 勺型、柳葉形的小型亮片,以及小型米諾,南方有些朋友為了追求感覺 也有用小克數的波爬來釣,這個也是可以的,用餌的範圍依照具體的情況和自身的喜好來。但是 主要就是以 亮片和米諾為主,搭配的鉤子一般為 無倒刺的單鉤,對於小型魚沒必要使用三本鉤,第一 容易掛底,第二,減少對魚的傷害,保證存活率。有人說無倒刺的鉤子容易跑魚,其實不然,對於小型魚,只要你繃緊釣線,一般魚脫鉤的幾率很低。
亮片的顏色方面,一般用金色和銀色即可,這兩種顏色基本屬於萬能色,在水裏可以反射各種水裏的顏色和光線,金色的反光效果稍弱於銀色適用於在陽光比較強的時段釣魚或水質比較清澈的地方釣魚,銀色反射效果強,適用於在陰天 陽光不強、水稍微渾濁的地方釣 以增加被魚發現的幾率。其他的顏色也可以適當準備一些也無妨。
其他餌 比如米諾的選擇 基本也是同理 鮮艷的顏色在陰天或渾濁的地方使用,自然色的餌比如 綠色 花紋 可以在水清、晴天的情況下使用。
這些東西都需要自行去體會 慢慢大家就會熟悉了 這裏就不做贅述了。
鉤子的選擇方面:
有些餌所用的鉤子可能質量並不好,有些不夠鋒利,好多都在使用過幾次之後就有生銹氧化的跡象了,一般鉤子我們可以選擇或更換比較好鉤子,保證刺魚能及時的刺進魚嘴,比如:慕斯達、歐娜、挪威、黑金剛等幾種品牌的鉤子都可以 比較耐用。
溪流標點的選擇問題:
溪流裏面標點一般要選擇一些多石頭的灘塗,如果你在岸上作釣,那麼選擇的標點 要盡量選擇對岸有樹木 亂石、有樹木倒垂 水下有水草以及 一些 溪流的小橋下面、和溪流的深淺交界的位置附近下竿,這些地方通常是溪流魚類喜歡待在這些地方 覓食、休息。如果溪流水流比較急,應該選擇相對比較平緩的位置來作釣,這項可以提高中魚的幾率。
操控問題和註意事項:
溪流路亞 對餌的操控其實並不難,一般的只需要勻速收線即可,收線速度可以自行根據實際情況來,一般一秒鐘內搖一圈就可以了,中間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小動作,特別是對於一些 比如紅眼一類的口小 雜食性的魚類,使用輕輕抽竿 停頓的動作可以逗引魚兒前來窺探和咬鉤。特別是在初春深秋季節。冬季的話,因為氣溫原因魚的活動率明顯降低,應該在保證不掛底的情況下 稍微放慢一下速度 如果水低障礙物不多 甚至可以嘗試 將餌沈底 像軟蟲那樣玩,這完全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了 靈活運用即可了。
還有就是環境的問題了,因為溪流中的魚都很機警,膽子較小,所以在溪流周圍走動的時候腳步一定要輕,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特別是在人比較多一起出釣的時候,並且拋投的時候也不要讓餌落水聲音過大 特別是在有魚群的附近,以免驚擾魚群。一旦被驚擾,這一區域的魚鮮有咬鉤的情況出現,這個一定要註意。
再有就是,如果在這段溪流或小河段中 ,連續上了幾條魚,突然間斷口了,那麼建議要隨時更換釣點,尋找其他位置作釣。雖然溪流魚的記憶性很短,但是如果總在一個地方一個位置 一種餌釣,魚也會出現警覺 造成不咬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要經常更換釣點、或更換其他的擬餌來作釣,有時候在亮片一籌莫展的時候,適當調整餌的種類比如換成小型米諾 也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在你作釣的區域內出現過一兩次跑魚的情況,建議先換個位置施釣,因為馬口魚有一種種群之間短暫互相學習的能力,它們可能會互相傳遞危險信號,比如你在這裏脫鉤跑了一兩條魚,那麼它們可能很久的時間也不會來這一區域。還有一個問題比較有趣,就是如果你釣獲後直接放流,有時候也會造成這一區域的魚警覺性增高,導致很多魚即便聚在一起不跟餌 也不會咬。有條件可以先放到活魚箱或魚簍裏 等你這個釣點更換時再將其放流。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盡量不要把自己的影子倒影在水裏,這樣容易驚擾魚,如果無法避開影子倒影水中,最好是蹲下,並且作釣時盡量不要穿著太鮮艷對陽光反射比較大的衣服。
時間選擇:
夏秋季節 特別是夏季,可以選擇早晚時段,中午-下午4點以前不建議作釣 因為溫度較高,效果並不是很好。
深秋冬季初春,這段時間,因為水溫比較低,天氣也較冷,所以最好在,上午9點太陽出來之後出釣可以釣到下午3、4點鐘收竿
當然這是一個比較通用的時間,很多地域可能實際情況不一樣,所以也需要看具體的情況來定。
對象魚
國內溪流裏面的對象魚 北方一般以 馬口、赤眼鱒(紅眼) 白條 為主,當然 我國相對的高緯度地區 比如 黑龍江、吉林、內蒙地區 還會有 細鱗鮭、雅羅魚 等等 這個一般大部分北方人都接觸不到 所以這裏先暫時不做介紹。
南方的對象魚比北方稍微豐富一些,除了馬口 紅眼 白條以外,還有 軍魚、石斑、白甲魚、虹鱒魚、光唇魚 等等。
釣具方面
由於溪流釣對於裝備要求並不是很高,所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去選擇,一般的,竿子可以選擇UL調或L調軟調直柄竿,UL調克重一般是1-5克左右 ,L調1-7克或10克左右。 雖然是軟調竿,但是腰力要足,選擇竿子是要註意,竿子的重心要靠近把手部分 不能頭沈 因為這樣的竿子在作釣的時候即便是整個裝備不重,也會因為重心向前時間久了也會不舒服也會覺得累, 也不能是面條竿,沒有腰力的竿子對於拋投輕餌來說比較費勁 並且在遇到稍大一些的魚的時候,沒有腰力的竿子 會極大的消耗你的體力,操控起來也不舒服,一旦遇到大一些的魚,也不容易準確刺魚。好的桿子受力均勻,受力弧度根據強度迅速後移,沒有死彎,能很好的傳遞力量,魚的掙紮頓感可以清晰的傳導到你的手中,另外,這種桿子不僅僅要追求輕量化,更要追求桿子的重心,重心靠前的桿子還要在手柄上配重,否則輕桿不輕,你同樣會很累的。
一般選擇竿子的調性 如果主要是針對溪流 UL足以,如果除了溪流,你還想兼顧其他水域的魚 比如 小翹嘴或青梢、小鯰 可以考慮使用L調的。這個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了。
長度方面 UL竿子一般1.68米足夠,有些品牌的竿子有1.8米的,其實像UL調的竿子 1.68和1.8米的拋投距離基本上差不多,竿子如果過長反而不利於你的操控和拋投。對於我們追求上魚手感的人來說,要有搏大魚的感覺,1.68米已經足夠使用,因為溪流的軟調竿手柄短,實際拋投長度和1.8米的竿子差不了多少,但拋投的技巧要求稍高一些,如果過於用力的話拋不遠,但是不用力更加的拋不出去,如果你蠻力拋投甚至會對竿子造成損壞或者折斷竿子,所以沒有經驗的朋友建議要先慢慢的適應,不要著急拋投,慢慢找手感 以免造成杯具 呵呵。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快慢調,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28調、37釣、46調,這裏面28、37這種屬於偏快調的竿子,調性過慢的竿子 不太利於感知魚訊 特別是新手容易失去第一時間刺魚的時機 導致跑魚,所以建議使用稍快的調性的竿子,特別是新手,當然那些註重超級手感的老鳥們不在此例 嘿嘿。
如果是 註重很好的手感的朋友,也可以選擇更軟一些調性的竿子,比如XUL或SUL調,這兩種調性的竿子 餌重一般都在0.8-3克或4克左右或以下,並且這種竿子要求製造工藝較高,並且受眾人並不是非常多,一般國內銷售的竿子大部分是國外的,價格較高。而且有一些竿子甚至還需要從國外代購或定製,如果沒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話,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比較勞民傷財的,畢竟這些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何況如果竿子在使用中一旦造成損壞,返修更換配件都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並且還要承受一些額外的費用。
竿子的選擇方面:
一般註重實用性的 可以選擇 KAWA 科尼UL 諾曼底大馬口系列 以及 喜瑪諾LUREMATIC 之類的就可以了
中端的朋友們 可以考慮 ABU鱒人MS,Lureleader趣,MAJOR CRAFT NTA UL,NS的美杜莎系列 漁拓TroutforceUL系列。
高端的發燒友們 可以考慮使用 喜瑪諾COMPLEX CI4 UL、 CARDIFF X ,SMITH鱒魚系列 ,shimano CARDIFF Area,,Waterland, DAIWA PRESSO、Elzarle , TENRYU cradle CD, SHIMOTSUKE鱒魚系列, EVERGREEN TKDS 6UL 等等。
用線 一般溪流路亞 線不易過粗,根據具體情況 0.4-1 號的尼龍線足夠使用,如果溪流內有個體較大的魚,特別是在南方的一些溪流裏面可能有大個體的軍魚或者追求保險的朋友可以選擇稍微粗一些的 1-1.5號的主線即可,線過粗也不易拋投,當然有些人喜歡使用PE線或碳線,也可以,但是PE的特性決定 PE對於操控小克數的擬餌來講並不如稍有延展性的尼龍線賦予擬餌動作的自然,並且PE很軟,如果不加前導線 容易與擬餌纏繞,PE線也不容易拋遠。(當然,現在有鱒魚專用的PE線,這種PE專門針對溪流作釣做了優化,線徑更細、表面更加順滑,利於拋投但是價格過高,都是國外的產品,如果新手上來就用這種線顯然有些奢侈了)而碳線雖然表面順滑 但是其比重較大 又比較硬,在比較淺的溪流裏作釣 建議不要超過4磅 不然 不容易控製餌的下落,對於一些比較輕的擬餌和浮水型的米諾來說,使用碳線的高比重會影響泳姿,不利於操控(當然以上這些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依照不同情況應用的也不一樣,所以每一種都有自己發揮的地方,大家大可不必拘泥於形式上,靈活運用吧)
對於線的問題,溪流路亞對於線要求並不是很高,好一些的線當然更好 比如東洋 貝克力,當然一般的普通尼龍線照樣可以用,並且小型溪流中魚的個體不會非常大,所以一般不必擔心會切線跑魚。
輪子方面,一般搭配500-1000型紡車輪,建議使用寬口淺線杯的類型
輪子的選擇,實用性的朋友選擇一般的淺線杯的紡車輪即可,輪子不易過沈,重量最好在200克以下。
中高端的釣友們也可以選擇更好的輪子,比如 菲戈酋長800系列、ABU Revo Neos,Shimano Sephia CI4、COMPLEX CI4、CARDIFF、STELLA、Daiwa STEEZ EX、EXIST 等等。
紡車輪的好壞並不太影響拋投 對於拋投距離影響不是很大,唯一的區別 只是好一些的高端輪子 更輕巧、更順滑在作釣時個人體驗會好一些。
路亞溪流的時候,輪子的泄力不要擰的太死,適當擰的松一些,即便是遇到大點的魚也可應付。我個人喜歡把卷線器的泄力調的比較松,有時候中了稍微大點的魚,那種泄力出線的感覺和風騷的聲音 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還有就是,大家在中魚之後不要過於用勁的揚竿刺魚,因為馬口的嘴唇比較薄,過於用力容易對魚造成傷害,放流後的成活率也會降低不少。
最後,希望大家能保護目前已經比較脆弱的國內路亞環境,在電毒網的陰影下,我們能路亞的地方愈發減少,希望大家盡量能釣獲放流,特別是北方 對象魚相對匱乏,保護魚類資源,今後才能有得釣。在釣獲的時候可以 用手機或相機拍照然後放流大自然。如果實在嘴饞,可以帶走一些稍微大一些的,提倡 只取所需,釣獲放流。
我們玩路亞是來鍛煉身體,放松和享受自然的,是一種健康的運動,如果吃魚我們大可以去市場購買。保護好我們自己的環境 才能造福更多的人,我們保護好大自然,大自然就會給我同樣的回饋。
關於此文的問答:
1:問:如果我用PE的話,需不需要添加前導線呢?我這裏有比較大的軍魚?
答:這個其實看情況了,溪流裏面軍魚的話 一般使用0.6號以下的PE就夠了,如果覺得PE線太軟 不容易控製纏餌 可以考慮加前導 但是最好加尼龍前導 就行了。
2,問:現在這個時候 路亞馬口用什麼手法比較好?路亞馬口的竿子和輪子、線 什麼的如何搭配呢?
答:這個時候收線可以稍微慢一點點,配合小幅抽動停頓 就行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