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fishing強力作釣,Finesse fishing精細作釣,是Lure Fishing的兩大派系,它們在美、日的表現差異甚大,究其深層次的原因,結合自己的思考,筆者撰寫了本文。

Finesse fishing在日本的職業比賽中被大量的使用,Power fishing卻在日本比賽中似乎難得一見。 傳聞有過日本選手卡羅琳娜釣組,線長使用到3-5米;使用WACKY類極至餌,甚至一直是保持不動的狀態,這樣一些只是在非常特殊的時候使用的方法,被大量使用在職業比賽中。

看看日本職業比賽的狀況,似乎可以預見得到--未來國內的BASS愛好者,會大量使用Finesse釣法。無庸質疑,國內與日本的釣場都有先天不足的原因,我們的釣場生態、釣魚愛好者的觀念相比日本差更遠;而我們還要把電、網、捕等原因考慮進去,勿需多說了。

Finesse fishing在日本大量使用到有些變態的地步,究其原因何在呢?

 

先天原因

日本像琵琶湖這樣的超級大湖不多,但愛好釣魚的人口眾多。面積不夠大的水域,釣者相對又多的情況下,很容易給釣場帶來壓力。這樣,Finesse fishing便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BASS這個有趣的對象魚種,在日本良好的生態中大量的落地生根,但仍然和美國作為原生地的鱸魚相比,有較大的先天不足。但日本愛好者的生態意識甚至比美國愛好者還要好;更別說我們的生態環境比日本要差很多。所以,可以想象,國內的釣手也好、LURE運動的開展也罷,想要良性而又健康的發展,其實是有難度的事。

而美國那種動轍上千平方公裏的湖泊眾多,生態也保存得相當好。這給釣手們相當棒的天然優勢;加上歐美人的體形及美國文化風格,我想這是他們能很好把握Power fishing及Finesse fishing使用比例的原因。仔細觀察美國釣手們在Finesse中的手腕運用及姿勢,明顯粗纊,或許是他們的環境因素決定不需要到如此細膩吧!

價值觀念

Lure運動完美的技法展現和釣魚背後的文化觀念有時候是帶來沖突的。
亞洲人相比歐美人體形上的差異,似乎註定在一些需要精細、細膩的運動占有一定優勢。這本身也註定了亞洲人更偏好細膩的釣法,這樣才能發揮更大的優勢。

我想美國文化歷來粗纊、開放的行事風格,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也是奠定了美國BASS職業比賽中Power fishing始終能占有半壁江山。他們更願意享受LURE運動中,力量帶來的樂趣。 在這些看似正常不過的現象中,背後其實隱含著的是價值觀念的不同。 我並非說美國釣手就不用或少用Finesse fishing,相反Finesse一直被釣手們大量使用。

只是日本釣手將Finesse技法帶到了另一個境界,但帶來的壞處是,有濫用的嫌疑。說到這裏,日本釣手多少是有些無辜的——激烈的競爭環境、背後贊助的商家的利益帶給他們莫大的壓力(如此這般,釣魚帶來的快樂還有多少?2009年初的活餌事件可以說明一些問題)。美國釣手相對幸福得多,競爭的同時,還能快樂地享受樂趣,平衡上要做得好很多。

個人建議

我個人有個觀點,尚處於學習上升期的釣手。Finesse
fishing過多的使用,系統觀念的建立在某種程度被阻礙了,或被拉長甚至被扭曲。 處於良好狀態中的一條魚,應該可以使用很多種辦法將它釣獲。一般的出釣、平時練習、正式比賽使用的方法都會不太一樣。學習過程中重要的是先明白對象魚種的習性,結合各種季節、環境下的變化。真正的利用好魚的攻擊本能、好奇心……這並非容易的事。這其中,一條有壓力的魚,已經沒有辦法利用好奇心將其釣獲。但它的本能始終存在,激發它的條件發射,應該是LURE釣法中最高境界了。一個好釣手,在適合的情況下,應該是第一考慮PowerFishing,而不是Finesse釣法吧!

Power fishing與Finesse
fishing互有優缺,兩者是互補的關系;Finesse fishing過度濫用的背後,是釣手各種壓力下的不良心態作祟。我們當以此為戒,才不至於邁向第二個“臺釣”。

題外話

一直以來我對日本在產品上的創新精神、對工作嚴謹認真的作風相當欽佩。
但這種精神一但作用在,一種單純帶來快樂的愛好中時,似乎就有些不太合宜,會產生被“逼”的感覺。
以前我以為,日本LURE之所以生產的如此精細,是因為本土釣場壓力下帶來的不斷創新,加上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求新求變的理念。如果,生產者把花在BAIT體上的精細成本省下來,把那些噱頭去掉,以此降低價格,才是我等愛好者最大的福音吧!

排開商業部分,Lure運動說到底只是一項愛好。改用丘吉爾曾經說過的話作為結束——Lure的第一原則是快樂,第二原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原則!

感謝 F福 投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