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不久給大家發布了,競技釣的握竿姿勢。覺得也有必要給大家發下:競技釣中我們的提竿要領。在垂釣中,我們要善於觀察分析,要分清標上訊號是真是假,是對象魚的還是非對象魚的,透過漂訊正確判斷魚情,提竿的動作也是至關重要,對此我們要對癥下藥。競技釣鯽比賽中當釣線組合十分合理,校標精確,釣餌對路時,鯽魚吃食時標的第一表現為有力的一頓,直徑一毫米長十毫米一目的視標快速下沈在半目到一目為間,如果你在這個時候迅速提竿的話,就能釣中魚。如果是提竿不中的話,那一般就是你的動作已經滯後了,魚已經吐鉤了,或者是鉤或餌顆過大魚有吸食動作,但鉤餌未能過唇入口,只是魚兒輕輕的一吞一吐動作。

  而一般的休閑釣鯽者都是等魚吃牢再提竿,也就是在標的第二表現即標下頓後繼續下沈或上送時才提竿這樣比較把握,而競技釣決不能等到標的第二表現時再提竿,因為魚在吃食後除吃牢“黑標”或“送標”以外還會有快速吐餌的時候,這樣就錯過了一次中魚機會,如果你讓魚兒給跑了,那另外不也浪費了時間。在比賽中講究的是技術和速度。所以這個很關鍵,這也是他們兩者不同的所在之處。

  所以說競技釣要求在魚第一次將餌吸入口中時就把它釣上來。鯽魚吃食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有反常的表現,會有很多的因素會導致它們的反常。如中途搶食,這時標的表現為立起後停止下沈和標下沈到位前的突然一頓,當出現這些情況時可以根據魚的離底距離改為釣浮。

  都說了競技釣鯽的提竿動作同休閑釣的提竿動作是截然不同的。而他們的區別在於哪呢?只要你仔細的觀察下,就能發現其中的不同之處。在人們休閑釣的時候,提竿中魚後一般都喜歡遛一下魚,享受一下其中的樂趣後再把魚牽上岸。當然釣技不熟練者也會出現一下把魚掄上岸的現象,這也是屬於例外。很少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而競技釣鯽的提竿動作呢?要按競技要求和賽場環境限製可分為一套動作三個環節,

    一、前送平端上舉釣竿。

    二、中魚後迅速平端高舉釣竿牽魚垂直或接近垂直將魚直體朝上牽出水面。

    三、在魚出水的瞬間抖手腕揚竿,利用竿梢的彈性迅速將魚飛上岸。

    這一套動作的目的:1、是快速出魚;2、是避免遛魚驚跑窩中的其它魚;3、是避免遛魚造成同左右釣位的釣線發生纏繞。

  為了能實現這一套提竿動作,最好使用超硬碳素竿,主線和腦線不宜過細,釣線全長不超過竿長二十公分。

    而在用竿的同時,我們也要註意其正確的不當提竿動作及其他問題

  一、要根據水的深淺度、魚體的大小、慢魚快魚的不同,選擇粗細不同的竿和軟硬度不同的竿。過軟的竿影響起魚的速度,貽誤戰機,提不到魚;質地過硬的竿即使及時提竿中魚,但由於揮竿的力度和慣性,很容易拉豁魚唇、魚嘴,結果一樣是空竿而上。

  二、炮臺架竿高度要調得適宜,便於作為準;竿稍入水不宜過長、過深;人的姿態要自然最好不要*背,身子略往前傾,手不離竿,註意力集中。只有這樣才不致於動作滯後,貽誤戰機,才會盡可能把住魚訊,提竿中魚。

  三、要抓準提竿時機,提竿的力度、角度、速度也都要恰到好處。過猛、過早、過遲的提竿都是不中魚的關鍵。把握好提竿時機一定要通過多練、多實踐,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

  除此之外,掌握鯽鯉、草、鯿、鰱等各種魚的吃口以及在標訊上的反應的特點,抓住有效的魚訊提竿,是提高中魚率的方法。誰都想在釣魚的時候,中魚率比較高的,那你就要學到這些知識,對你在以後的釣魚過程中,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