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夏季釣魚要有講究  中國釣魚人網 釣魚人的網上家園 ,中國釣魚人網  上線 歡迎入住! 釣魚人夏季釣魚要有講究 一、清晨和傍晚時分 夏季不僅天氣炎熱,還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即晝長夜短。在我們蘇北地區夏季早晨四點多天就亮了,而夜幕降臨則在晚上8點多鐘,這對垂釣“抓兩頭放中間”極為有利,釣手可利用早晨和傍晚的時間段出釣。為什麽清晨和傍晚在淺水處好釣魚呢?主要原因這兩個時段光照少且弱,水溫較適宜,這些都符合魚類的生活習性。無強光,魚類可大膽向近岸淺水區遊動覓食。另外,這個時段由於水溫適宜,加之弱光,有一種天然屏障,它自覺有一種安全感,便向淺水處聚集。其次,在此時段無強光水溫較低,眾多浮遊生物也會向淺水區轉移。魚類見有食之不盡的美味,有如此好的水環境,便會在此暫時棲身,無憂無慮地嬉戲、遊玩、覓食,釣手若留意觀察,幾十厘米或1米左右淺水處常會呈現渾濁狀,這就是很好地驗證—此處有魚。

 

二、蒙蒙細雨的天氣夏日裏時常有時雨時停的小雨天氣,而這種蒙蒙細雨之時正是暑意消失降溫的大好時光,魚類非常喜歡這樣的溫度,便乘機遊到淺灘處覓食。此外,淅淅小雨不時飄落於水面有兩點好處:一是激活水體,使水域增加溶氧量,尤其淺水處更易提高溶氧量,眾所周知,魚類是趨溫性極強的動物,此時的水面不時有水花翻動,這就是魚兒十分活躍的象征,魚類食欲旺盛也在情理之中。二是雨天岸上活動人少,水邊有種靜悄悄感,沙沙的小雨聲,掩蓋了其它噪聲,魚類大膽放心進入淺灘。友情提示:從長期實踐來看,魚訊的多寡常與雨的起止有著密切關系,即降雨時,魚咬鉤幾率相對就高,其浮標訊號快捷有力;如果雨停止時,魚也隨之停止食餌,或是浮標訊號較弱,這可能與自然界條件反射也有關,當再次降雨時,魚咬鉤又歡快起來。釣手若遇小雨天氣,帶上雨具,定能給釣者帶來雨中垂釣的樂趣與收獲。

 

三、汛期溜邊釣淺水夏季是多雨的季節,一旦汛期來臨,溝渠、河道、湖泊等大小水系均呈水滿態勢,給人們出行和農作物生長造成一定影響。但喜歡釣魚的朋友卻迎來了垂釣良機。汛期多降雨天氣,水中溶氧足,魚類活動頻繁,氣溫比較適宜,釣手只要帶上雨具可全天候出釣。

 

那麽,汛期究竟在何處選點,如何做窩呢?現將本人在汛期中如何釣淺水,且有滿意魚獲的具體做法作一簡述,以供同好們垂釣時酌情參考。

 

1.在雜草叢生處。因此處有部分雜草已長有籽,其中還摻雜少數嫩草、各類昆蟲和微生物等隱蔽此處,一旦這些雜草沒入水中,這些生物便自然而然成了魚類的美味佳肴。魚類見有可食之物且回味無窮,在其“廣告”的效應下,其它魚類也會紛至沓來,於是,此處的魚就會愈聚愈多。

 

2.在大水體與小溝渠接壤處的洄水地段。此處不僅溶氧足,也適應魚的生活習性,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天然餌料在水體中盤旋。魚類在此遊玩見有可食之物,便樂此不疲在這裏逗留、嬉戲和盡情的覓食。

 

3.註意掌握深淺、遠近。汛期大多水域在泄洪作用下流速較大,顯然,湍流處是不適宜垂釣的。一般溝渠、河道近岸(1.5~2米左右處)流速適中,可作釣點;反之,不宜在此垂釣。因為,這樣的釣點通常都在1米左右深,各類浮遊生物相對集中於此,也正是大多魚類樂意在此逗留、覓食、遊玩的水環境。

 

4.有倒樹和其它障礙物處。眾所周知,這些地方既有隱蔽性,對水體流速還起到抑製作用,與此同時,此處常匯集豐富食物。譬如:倒樹處是一道天然屏障,草魚、鯉魚、鯿魚、大鯽、鯰魚等魚類會在這裏逗留、聚集、覓食。在汛期淺水處布窩也要本著恰到好處的原則,一般要做3~5個為妥,一來可輪番垂釣,二來可選擇上魚幾率較高的窩點重點“進攻”,三來采取“廣種薄收”法可有一定量的魚獲。當然也要本著從實際出發,因水域而異的精神。釣手也可憑視覺,判斷該水域中魚類密度情況來確定窩點數。當然,這要有一定實踐經驗方可做到,對初涉釣界的朋友來說有一定難度。

 

四、陰天和有倒伏蘆葦、茭草處陰天(只要不是悶熱天)有兩個特點,一是天氣比較涼爽,二是無較強紫外線照射。在氣溫上,因雲層較厚,使溫度適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