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在《和大家談談所謂的 白餌(下)白餌的使用方法》中提到了拉餌。現在給大家講下拉餌的技巧!
隨著競技釣魚的普及,拉餌不再神秘。易哲、程寧等大師還相繼出了有關的VCD光盤,使得拉餌家喻戶曉。特別是易哲先生在講解拉餌時說,要“尊文(均勻)地撒在面上,”那濃厚的鄉音更使人想忘都忘不了。下面我就本人的一點膚淺認識,談一談拉餌的種類、特點和具體運用上的一些問題。
目前使用的拉餌釣法,基本上可以分為蓋章式和平刮式兩種。
蓋章式拉餌是指先把鉤置於拉餌盤(或一平面)上,再把餌料壓在鉤上,往一個方向直直向外拉動子線,使鉤上附著餌團的拉餌方法。蓋章拉餌可根據釣魚人的意願,通過變換角度(餌盤平面和拉餌子線構成的夾角,一般在90度內),使餌團拉大拉小。角度越小,拉餌時受到餌料本身擠壓的阻力就越小,餌團也就拉得越大;反之,餌團就越小。用於蓋章式的拉餌盤,一般把磁鐵做成條形或線條形(線條形的,鉤尖朝上的為佳),以便於直線拉餌。當然在沒有磁鐵的平面上,或在平刮式餌盤上,我們照樣可以拉出很漂亮的餌料。易哲、程寧等大師在VCD光盤上講的就是屬於這種蓋章式拉餌。
平刮式拉餌是指先把餌薄薄地平鋪於拉餌盤上,再把鉤放在餌料上,由於磁鐵的作用,鉤被吸陷於餌中,然後平平地向外拉動子線,使鉤附上餌團的一種拉餌方法。基本要領:一是要註意拉餌的方向。平刮式拉餌雖也是向外拉,但其軌跡一般是拉個來回或拉個“√”、“∠”或“〈”形,這樣拉出的餌團較粗大、圓滿,而蓋章式直線拉法其效果並不是很好,餌團不是不夠圓滿,就是拉成絲狀;平刮式拉餌也比較隨意,哪裏有餌往哪裏拉,面上的餌太零亂了,再用手把它攏在一起,拍打幾下又可以繼續拉。二是要註意餌料的幹濕軟硬度。鋪在面上的餌由於風吹、太陽曬等因素變幹硬了,這時我們可以用手沾點水,輕輕地拍打幾下餌面,照樣可以繼續拉。有時餌料用久後拉絲見長,我們也可加水拍打,使其變稀,所拉出的餌團還一樣會令人滿意。平刮式拉餌主要盛行於福建南平、三明、泉州等地,是隨著競技垂釣的發展而出現的又一種新的拉餌方式。
拉餌最大的特點是餌團松軟,適口性、霧化性好,入水狀態對魚有極大的誘惑力,大大地提高了上魚率,同時也給釣手增加了更多的樂趣。用得好,也是競技場上克敵製勝的一種妙招兒。
怎樣才能把餌拉得又圓又好呢?第一要學會使用拉絲粉、老鬼5#、丸九а21等拉絲類餌料,要控製好它們在餌料中的量或比例,一般來說釣大魚餌團大,可以選用拉絲長一點的餌,拉絲類餌相應要多放些,釣小一點的魚可以選用拉絲短一點的餌,拉絲類餌要少放些;第二要熟悉各種商品餌的拉絲含量以及整個餌料配方的特點。餌料的不同搭配可以拉出大、中、小不同的餌團,可以配出霧化不同的餌。怎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運用自如呢,還是那句老話,就是多實踐、多總結。即便是得到別人現成的拉餌配方,也一樣要通過實踐和消化,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
對拉絲類餌料和各種商品餌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後,我們還要掌握拌餌的竅門。同樣一種餌,水放得或多或少,攪餌的方向或前或後,攪拌時間或長或短,都對餌料有很大的影響。就此,我的做法是:一是要根據餌袋上的提示或自己的實踐經驗,嚴格控製水和拉絲粉類餌的量,過多過少都不行;二是老鬼5#、龍王恨5#、丸九a21等餌料,最好是在迅速和餌後,均勻地撒在濕餌面上拌好。這樣拌出來的餌,其絲是“活的”,餌下水後剝落自然,其狀態更好;三是要註意拌餌的順序。使用單餌,先把餌袋搖幾下,再倒入量杯;要是幾種餌配合使用,則先把幹料混合均勻,如需香精類的添加劑,一般要先和水溶化或融合,餌的加水量要註意控製,攪拌時動作要迅速,拌至餌水合一就行了。餌放置3-5分鐘吃透水後,再用兩掌心輕壓帶搓使餌料成小球狀,餌料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