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過程中商品餌的調製技巧 餌料的種類很多,性質各異,有的黏性很大,有的毫無黏性,如何調配、製作,需要相當多的經驗。黏性大的釣餌包括三色餌、伊摩、青餌、綜合餌、鯽魚餌、萬能餌、細麥片粉、黏粉、面粉、地瓜粉等,毫無黏性的釣餌包括米糠、豆餅粉、花生粉、蝦粉等。其他釣餌則介於兩者之間,有的稍黏一些(如鯉魚餌)或稍微不黏一些(如福壽餌)。這些都要靠自己動手調製親身體驗才能了解。極黏的釣餌基本上是只能加水浸泡而不能用手搓揉的,只要用手去搓揉,就會像麻糬一樣,難以垂釣了(可以用竹筷略為攪拌)。缺乏黏性的釣餌,就需要用手加以搓揉,不經過搓揉也會難以垂釣。完全沒黏性的一般只是釣餌添加物,不能單獨使用。了解各種魚餌的特質後,就可以依據自己對釣餌性質的需要,將不同性質的釣餌混合在一起調配,例如極粘的釣餌可以加入一定比例不黏的釣餌添加物,來改變餌料整體的黏性。
搓揉餌料就像揉面一樣,多揉就會生筋,也就增加了餌料的黏性。搓揉後的餌料放置一段較長時間後就會發酵,(有如發面),黏性會降低而變的比較蓬松,因此餌料一次不要調太多,可供2小時垂釣即可。如果還要再釣,可再重新調餌使用,重新調餌時可以加入一些原來剩下的調好餌料,這樣會比較好調。加水搓揉餌料一般都要經過兩次的步驟,因為第一次加水搓揉好的餌料,不久會有回幹的現象,需要再加一些水稍微搓揉(加水方式最好是把手沾濕後甩到餌料上,避免加水太多,使餌變的太濕軟),才能達到原本餌料性質的需要。
至於要選用什麼釣餌,其實除了鬼靈精怪的吳郭魚比較偏向腥味外,個人覺得釣魚跟釣餌的關系不大,選用便宜的誘餌粉再加一些其他的釣餌(如鯽魚餌、鯉魚餌、福壽魚餌…等,加一種或加幾種都可)就可以釣得很好了。重要的是調配出來餌料的黏性及幹濕、軟硬性質。也就是要能將餌拋的出去不會散掉,不會化的太快沈到水底時所剩無幾,能耐小魚的啄食,不會被魚吸食時釣餌和魚鉤分了家。也不能又幹又硬或黏的像麻糬一般耐久不化,魚吃餌時餌還將鉤子包的緊緊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