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庫、湖泊、以及幾十畝甚至上百畝以上的池塘等較大水面垂釣時,由於種種原因,大魚一般很少到近岸淺水處。多年生長的大魚,一般都經歷過許多次兇險,已經刁滑成性,非常難釣,特別是機警的大鯉魚用手竿在近岸更難釣到,即便是偶爾釣到大魚,也難以與之抗衡,往往折竿斷線造成遺憾。因此許多想釣獲大魚的釣友便采用海竿或磯竿連接炸彈鉤、串鉤等釣組裝餌後遠拋繃線守釣,這種釣法雖然達到了釣遠的目的和與大魚抗衡的能力,也可偶爾釣到大魚,但釣獲幾率很低。據資料介紹,一般生長期5年以上的大魚在索餌過程中吃死鉤的幾率只占吃鉤次數的25%左右,十幾斤甚至幾十斤的大魚吃死鉤的幾率就更低,而使用炸彈鉤或串鉤遠拋守釣,很難發現魚吃餌時的微小動作,只能等魚吃了死鉤拉動釣線並帶動竿身晃動時才會得到魚吃鉤的信息,與手竿觀漂釣法相比,喪失了75%以上的提竿上魚機會。

    磯竿加漂釣法,既相對保持了手竿觀漂釣的靈敏,又具備了海竿遠投和與大魚抗衡的功能,因此這種釣法一經問世便悄無聲息地在大江南北廣泛流傳,被許多有經驗的釣手用於淡水垂釣中大水面釣大魚。這種釣法雖然是一種釣獲大魚的好方法,但有一定的操作技巧,必須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據自己多年采用這種釣法的經驗,撰寫成文供釣友們參考。

    一、釣具、釣組的配備和選用

    1、釣竿:宜選用3米—4.5米的超短節磯釣竿。竿太短則拋投距離受限:磯竿加漂釣法使用墜子相對較小,主要靠餌鉤的包食重量拋出,拋投時不能用力過猛,是利用勻加速運動的慣性將餌鉤拋出,因此竿太短會使拋投距離受到限製;竿過長則釣位選擇受限:磯竿加漂釣遠,要求拋投準確,一般多采用面向釣點的低位背投式,而水庫湖泊等大水面垂釣,往往身後就是陡壁、樹木、蒿草等障礙物,竿身過長要求釣位拋投場地大,使釣位選擇受到很大的限製;之所以選擇超短節竿,一是收縮長度短,便於攜帶,二是超短節竿的節數多,竿把較粗,竿稍卻很細,使竿的整體調性更符合腰身硬竿稍卻很軟的要求,使拋投時鉤上餌團不易脫鉤。最好選用收縮長度在40厘米左右的磯竿。

    2、繞線輪:宜選用3000型後卸力無間隙定位紡車輪。輪子太大重量過大與桿子不協調,造成操作不便;輪子太小儲線少不利於釣遠應付大魚;後卸力調整更順手,方便在溜魚時根據需要隨時調整卸力松緊,這一點在溜大魚時很重要;無間隙定位輪在操作過程中不容易亂線,也方便輪子和竿整體攜帶,不必每次使用拆裝。

    3、主線:宜選用4號左右100米—150米質地較柔軟的線。線太粗太硬,容易從輪子上自行脫出造成亂線;線太細則不易對付幾十斤的大魚。根據我的使用經驗,幾十元一卷的4號中低檔線,只要調好卸力對付幾十斤的大魚毫無問題。

    4、漂、漂座:要使用通身立式長漂,金屬過線環漂座。一般漂的直徑在5毫米、長度30厘米左右比較適用,太細了遠距離看不清楚,太粗了拋投時受風的阻力太大,影響遠投和餌鉤落點的準確;漂座必須使用金屬過線環漂座,以便於在主線上能順利滑動。

5、釣組:可使用單鉤、雙鉤、3只鉤、盤鉤。在水底有草根、亂石等掛底嚴重的水域只能使用單鉤,基本不掛底的地方可以使用雙鉤或三只鉤釣組,在使用這三種釣組垂釣時一是要打窩誘魚,二是最好采用包食釣法效果會更好,盤鉤適合在不掛底的水域不用打窩直接裝餌垂釣,而且不怕淤泥底。(附:釣組圖)

    二、具體操作方法步驟

    到達釣場後,要根據天氣、風向、岸邊地形等因素,通過仔細觀察選擇較理想的釣位,釣位選好之後切不可急於打窩,首先要反復測試釣位前方左、中、右可釣距離內的水深情況和大致的水底地形,然後根據測試掌握的具體情況選擇出相對較好的釣點,在釣點確定之後方可打窩。

水深和水底地形的探測方法是:先把繞線輪在竿上固定好,將主線依次穿過線環,然後按先後次序穿上金屬環漂座——兩個太空豆——鉛皮座——太空豆——綁上八字環,然後用一小段1號左右的細線把事先準備好的帶有細鋼絲(或鐵絲)鉤的鉛墜(30—40克)連接到8字環上,最後按照預定的釣點水深在漂座上方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