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上坡路盡量讓腳後跟吃勁,腳後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於是身體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這比用腳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勁。用腳前掌爬山.等於讓小腿累死而讓大腿閑死。坡路上常會突出塊石頭、石埂之類。要用腳跟踏之。若坡路較平,也盡量全腳掌著地。走上坡路的第二個竅門是讓每一次邁步換腿時,都須將支撐腿伸直,讓關節嘎噔一下,這樣腿的承重就能分散給腰肌一部分,不要嫌宜一下腿麻煩,它能讓人每走一步都有0.3秒的單腿休息。誰要是僅用腳前掌又不讓膝蓋繃直一下地爬坡,就等於故意磨煉意誌。

  2.可用可不用手幫助時就應該用手。用手能輕雙腿的宣負。爬山時雙手多半是在閑著,早已養精蓄銳,稍微能用上手時,就該前肢著地而用力。為啥四肢腿的動物就比人擅爬山?因為它們平均分配了力量。估計動物看人直立地爬山行路一定覺得奇怪,這是一種雜技的姿式呀。爬山時.只要坡度超過45度,就手腳並用,省勁有效,也沒什麽不雅,還算返樸呢。

  3.爬坡時可以有點外八字。外八字式邁步便於讓腳跟吃重,也減少腳面與小腿的角度而肌腱舒服。我發現老鄉負重上山(送糞擔水等)就有些外八字,雖不走得特快,但不停歇,每邁一步膝關節都挺直一下,仿佛一步一頓。

  4.爬坡時可用手掌壓在大腿下部助力。這樣一是讓手臂和腿形成一個力矩而將臂力轉移到腿上,二是手的壓摁有助大腿肌肉的緊湊而得以發力。當摁壓著一只腿提邁另一腿時,會覺得像摁壓著一塊石頭一樣而能借上力。

  5.爬坡時可大口喘氣,喘得誇張一些也沒關系,吸進的氣越多越好,能加強肺和心臟的功能,進而全身肌肉中的細胞更能充分地工作。最好采用深腹式呼吸,讓肺葉完全膨脹起仿佛上至喉嚨下至丹田。山裏的空氣雜質少,幹凈的氧氣在身子裏循環就等於內部洗澡呀。若天冷,可以舌尖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