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野外釣魚環境的討論和淺析 中國釣魚人網 釣魚人的網上家園 前不久在網上看了一個釣友的名為"捕大放小”的文章,勾起了我心裏多年來一絲隱痛。就像遇到知音不吐不快,曾幾何時在我們西安休閑野釣的地方到處都是。真是八水繞長安,水水都有魚。出西安往北五裏路,到草灘,小水溝裏都有魚,星期天跟父輩們到草灘去捉魚,一天輕松十幾斤,八零年代,渭河裏魚多的是,我曾多次在渭河裏釣起過鯰魚.黃桑.火頭鯉,就以灃河為例,鯽,鯉,草,鯿,鯰,品種齊全,一年到頭,都有魚釣。少則幾斤,多則十幾斤。很少有放空的時候。春末夏初的好天氣,太陽高照,可以看到成群的鯽魚在水面上遊戈戲水。當時的心情是多麽的舒暢,真是釣友們的樂園。
後來,隨著有些人的利益熏心,捕魚船開始裝上電網,電貓。光是城市跟前幾公裏距離內,竟有十幾條電捕船,拉網式捕撈。就像當年鬼子進村,三光政策......在後來,隨著沿河造紙企業的上馬,企業廢水全部排入河內。一條孕育了三秦大地幾千年的清水母親河,變成了一條臭水溝。滿河都是泡沫,渭河流到鹹陽就是一條黑水溝,臭氣熏天,野生魚類幾乎絕跡。造孽啊!不知是城市的悲哀,還是河流的悲哀,不知是魚類的悲哀,還是人類本身的悲哀。90年代中期,我和釣友們常去禮泉幹河一壩的上遊去野釣。中國釣魚人網 有一個野塘環境不錯,面積有幾十畝大,各種魚類都有。我在裏面釣起過5斤多重的鯰魚多條,草魚也不少,鯽魚最多。可是後來,到了2000年左右,有一天,我們幾個老釣友相約又到了這個地方,當時一看就傻了眼了。岸上到處都是水草,池塘一片狼藉,水面上漂了不少死去的小白條魚,就這樣,一個好端端的魚塘毀於一旦,到現在,想起來就叫人心痛。好在近年來,國家已經認識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製定了各種環保法律,各級政府都在狠抓嚴管。不少高排汙企業都已強令下馬,生態環境已經在慢慢的改善,灃河裏已經有了野生魚類,近年來已經有了不少的釣魚朋友,我有時在想:做為一個釣魚愛好者,我們能做什麽呢?最起碼,我們不能做生態環境的破壞者。
我倡議,就像那位釣友所倡導的那樣,我們真心熱愛釣魚的釣友們,尤其是愛好休閑野釣的釣友們,首先做到不炸魚,不電魚,捕大放小,給野生魚類一個繁衍的機會,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