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釣友都喜歡野釣,野釣是指在野外的天然溝渠、河流、湖泊、水庫等地進行釣魚。野釣與養魚池中垂釣有較大區別,能熟練掌握養魚池中垂釣技巧的,在野釣中未必就一定能找到“北”。而如今廣州的釣友大多喜歡到水庫這樣水質好又風景好的地方釣魚,而垂釣者只有根據水庫的特點,製定策略才能有較好的漁獲。
另外,“釣魚”往往是周末一家人出遊的好方式,因此,除了釣魚本身之外,還得有一定的“配套設施”,例如加工自釣魚的飯店、遊山玩水之地等等。這一期的《漁樂圈》,信息時報將為大家介紹廣州哪裏的水庫適合一家大小出遊垂釣,以及水庫釣魚的註意事項與技巧。
如何選擇
好的水庫?
(一)一分錢也有十分貨
收費較少池塘垂釣,水的範圍小,魚的密度高,易釣獲,釣獲量大;魚塘承包主要考慮自己的經濟效益,收費自然也高。而水庫水面大,魚稀,水庫即使有人承包,承包費也不會太高;水庫的庫汊水面小一些,魚的密度相對高一些,收費雖然也略高於大水面的釣場,但比起池塘又便宜得多。在水庫釣魚,多數是按人按天收費。釣技高,收獲就大;即使釣不了多少魚,釣魚的樂趣卻是不言而喻的。
(二)環境要優美
水庫自然風光優美,尤其是春天,春風拂面,陽光和煦,讓人頓覺心胸開闊。對於長期生活在高樓林立、空氣汙濁的城市人來說,簡直是到了“世外桃源”。即使釣不到魚,也會精神煥發,興趣盎然。而且,在水庫釣魚,人與人不分高下,平等相處。這樣的氛圍,會使人心曠神怡,樂在其中。
(三)魚兒越多越好
由於水面寬廣,水深,長久不幹涸,所以水庫的魚生長迅速,個兒大。釣到的魚小則也上千克,大則數十千克。加之釣魚人是多支海竿齊釣,收獲量自然比單只手竿要大得多。一天釣上10多千克魚是常有的事。若用手竿,除非在密度大的養魚池,否則收獲會很小。到了放長假期間,有的釣者結夥到水庫晝夜施釣,連續數天不歸,釣獲的魚更多,一天平均能釣上50千克魚,幾天下來收獲頗豐。
釣魚學堂
水庫釣魚學問多
選點定位撒誘餌
由於水庫水位較深、水面廣闊,選好點、定好位是垂釣成功與否的關鍵。一要“選熟不選生”,即選擇平常垂釣經常光顧的水面:二要“選深不選淺”,即選釣點的局部深度。當確定了一個點位或兩三個點位之,就要堅持做到在此點位上常投撒或多投撒誘餌,千萬不可隨意或頻繁變換點位。
中型鉤組合鉤並重
水庫一般水深面廣,蓄水年份長,長年不幹涸。故此,魚類品種多,大大小小的魚都有,故用中型鉤可釣大、中、小魚兒,比單純使用大鉤或是單純使用小鉤,釣獲率都要高且更實惠。用1~10只的組合鉤,遇上大魚也能夠釣上岸,即使大魚拼命掙紮滾動,弄斷一兩只或三四只鉤,組合鉤內還有六七只鉤在發揮作用。
如果使用單鉤,一旦碰上大魚掙紮滾動,就沒有後備力量相助,很可能會造成斷線、鉤直的局面。大魚得以逃脫,甚至還有可能把鉤線拖走,釀成雞飛蛋打一場空的煩心局面。
葷素餌料並用
水庫尤其是大型水庫,既有吞食昆蟲、蚯蚓、小蝦、小魚等的葷食性大小魚,也有喜食玉米面、豆類、米飯、青草等的素食性大小魚。釣魚人出釣時,必須考慮到“一番江水一番魚,一方魚吃一方餌”,這就是要因水情、魚情有的放矢,做到“餌不在精,對路則靈”,多準備幾種葷素釣餌,以應變魚兒擇食的需要,投其所好,才有回報。
實踐證明 大水域中的魚吃鉤比較緩慢沈穩。一般規律是:先聞一聞,再輕輕地嘗一嘗,然後才會大口咬吃。提竿過早,容易空鉤驚魚,要讓大魚吃深些。一般大魚吃鉤後,往往會猛力逃竄,這時候不能過急提竿,而要保持魚線繃緊,堅持“魚動我不動”、“魚不動我動”的策略。收魚時隨著自己的意誌,左拉右扯,多周旋它幾個回合,待感覺到大魚沒有猛勁了,就可以將其頭拉出水面,牽引到身邊,再用撈網或搭鉤將魚拖上岸。
多支海竿齊用
水庫垂釣最適宜使用多支海竿。數支海竿集中投餌,便可形成一個“窩子”,一旦魚上了鉤,海竿可以放長線,大有回旋的余地,遛得魚疲憊後,再抄網袋兜大魚上岸,方便又靈活。水庫魚兒的警惕性要比其他水域的魚高,一有動靜會馬上逃竄。遠釣自然就減少了人影、釣影晃動以及噪音驚散魚群的現象,釣獲率自然就高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