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點是能釣魚的地點,釣位是釣點中釣魚的座位。中國釣魚人網 轉載
  釣位春天還是下風口好一點,原因是空氣溫度高於水溫,下風口不僅溶氧高,水溫出高些,就是拋桿困難點。應該考慮到水的深淺,最佳位子應該淺水、向陽北岸、下風口。(適合野釣)。放魚魚塘,魚易偏塘,風大,就頂風摳角。另外要看水深,和時間(氣溫)早晨上午深,下午淺,如果下風口正好水深,一樣不行.
  以下是轉釣友的帖子希望對你有用。
  “垂釣綠春灣,春深杏花亂。潭深疑水淺,荷動知魚散。”唐朝詩人儲光羲的一首《釣魚》,把春天野外釣魚的景色描繪得十分動人。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邀上二三好友,到野外釣魚,是放松心情鍛煉身體的好方式。
  春天釣魚,怎樣才能使魚兒愛咬鉤,滿載而歸?魚竿、魚線、魚餌的準備,都大有講究。退休工人姜師傅一年到頭有100多天在外釣魚,他
  暢談了春天的釣魚經驗。
  釣魚前的準備
  魚竿和魚餌,是釣魚少不了的行頭。春天氣溫還比較低,許多魚兒還是不大活動,懶得吃餌,只有鯽魚活動比較多,愛吃餌。春天,尤其是早春,以釣鯽魚為主。往往不需要釣得太遠,尤其是雨天,除了太大的水面或太深的水外,魚竿以5.4米為主,4.5米為輔。一般的養魚塘4.5米就夠了。鯽魚的體重不會很重,且魚口輕而小,建議用細條的袖鉤來釣,線組上面,主線建議用釣鯽魚專用線。而到了暮春,魚口變大,活動量也大了,鯿魚和小體形草魚、花鰱等魚兒逐漸活躍起來了,此時用鉤可以大些、粗些,魚線也可用粗一些的。
  初春,浮遊生物、線蟲、小泥蟲等開始活動,它們成了魚類第一批美味佳肴。魚類的素食食物,大都還沒有生長出來。所以一般雜食性魚類,春天覓葷食為主要食物。因此春釣,釣餌宜以線蟲、蚯蚓、青蟲、蛆等葷食為主。尤其是在下雨之後,水質較渾濁。葷餌香味大,穿透力強,對魚吸引力大。水清的地方也可選用素料,一般用漁具店裏配的魚料。
  釣魚時間地點的選擇
  “春釣陽,冬釣午,夏釣兩頭,秋釣全天。”對於沈靜一冬的魚兒,隨著春天的到來,紛紛離開水較深、水溫相對穩定的越冬窩點,遊至水溫相對較高的水域,同時蘇醒過來的水草、蟲類也較多,這便給魚兒提供了天然的美味佳肴。故在淺灘、岸邊施釣,往往比深水區獲魚多。尤其是鯽魚,三月要產卵,更愛水草。魚兒產卵需要水草等物粘附,水草成了魚兒生兒育女的天然“產床”。還因魚兒膽小怕驚擾,水草可供魚兒躲藏。所以魚兒和水草結下了不解之緣。故選釣點時,若選擇在草縫(水草之間的空隙),效果甚佳;選在水草旁,也比較理想。
  釣魚的地點還可通過觀察水泡來選擇。不同的魚兒吐出的水泡是不同的。鯽魚的水泡是一個接一個的,形狀較小;鯉魚的水泡是一連串一連串的;青魚、花鰱等體形大的魚兒,吐出的水泡大,咕咚一個咕咚一個。在有水泡的地方下釣,等於瞄準目標開火,命中率當然高了。
  另外:最好是在有枯草或是樹枝堆的淺灘。用些活食。比如蚯蚓。紅蟲。蚯蚓要半條一個鉤,留在鉤子外面一半。還要時常動一下竿子。這時的魚開口是很輕的。不要著急提竿。盡量做的有魚必中.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