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時節,魚躍人歡。11月2日,江西省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中信.萬安湖杯”釣魚錦標賽在萬安縣隆重舉行。來自各設區市、省直單位的16支代表隊、60余位參賽選手,雲集萬安湖,一展釣魚技藝。大賽為期一天,共設團體獎、個人重量獎、單尾重量獎、個人幸運獎四大獎項。其中團體獎第一名可獲3萬元獎金,個人重量獎第一名可獲1萬元獎金,單尾重量獎可獲3000元獎金。
參賽者:垂釣於青山綠水間 是比賽更是享受
此次釣魚比賽的場地設在水域寬廣、環境優美的萬安湖養殖網箱上,網箱連在一起,形成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賽場,賽場分東南西北方向設定A、B、C、D四個賽區。賽點水深約20米,水下魚群密集,天然魚類達有48種,適合垂釣。
上午9時許,參賽選手達到賽場,在網箱外側依次排開,按照指定的地點坐下,精心準備餌料、釣竿等,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只等鳴鑼開賽的一刻。
“萬安湖環境很美麗,來這裏釣魚真是享受!”曾代表江西省參加過全國農運會的南昌選手閔翠毛一邊準備比賽,一邊流連於自然美景中,他告訴記者,參加這次比賽他為能夠和省內釣魚高手“同臺競技”、交流學習而興奮,也因水庫垂釣難度大、影響因素多而緊張,但是他會全力以赴力爭好成績。
半小時後,隨著發令聲響,頓時群竿齊發,浮漂點點,比賽正式開始。釣魚恐怕是最需安靜的運動之一,待浮漂浮起,多數選手都頭戴涼帽陷入沈默,一番長久的等待之後,終於有魚咬鉤了!運動員一遍抓緊釣竿和魚展開力量“拉鋸戰”,一邊沈下身子拿起地上的網兜,一兜、一提,魚順利“落網”。來不及歡呼雀躍,運動員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等待……
工作人員:服務運動員 維護大賽的秩序
“在網箱上舉行釣魚比賽,在我省還屬首次。給我們籌備比賽增添了難度,因此我們提前半年就開始準備,包括場地的建設、釣場周邊的秩序維護,現場的醫療救助等等,政府投入在100萬以上,現場有近400名工作者。”萬安縣副縣長、大賽執行副主任華利鶴說。
在現場記者也看見,每個賽區都有裁判、救生員、醫療人員等隨時待命,賽場周邊漁政、海政、公安等巡邏船只在維護秩序。
比賽最重要的是公平,那麼此次大賽是如何維護比賽的公平性的?副總裁判員楊明表示,大賽有國家一級裁判員7名,當地裁判12名,劃片區對運動員進行管理。本次比賽規則按照中釣協整體綜合比賽規則製定了細則,在賽前裁判員已經就比賽的規則與參賽隊進行了告知、解釋,裁判員將嚴格執行此項細則。
張伍炯是大賽醫療組的醫生,他告訴記者,此行改組攜帶了紅藥水、繃帶、十滴水等藥品,可應對劃傷、中暑等突發情況。沒有意外情況時,他也是比賽的觀眾,會為運動員百折不撓的精神折服,會因一次收獲而欣喜萬分。
“我認為這次比賽,可以讓大家認識萬安的山山水水,了解萬安的魚文化和風土人情,同時,動員全民健身意義重大,希望以後能多舉辦類似的活動。”張伍炯說。
參與者:感受精彩 收獲感動
下午3點半,持續6個小時的比賽終於落下帷幕,經現場稱重,來自上饒市的蔣寧生釣得的一尾11.40公斤的鯉魚獲得整場比賽的單尾重量冠軍。大家正準備道賀時,蔣寧生主動提出要將“冠軍魚”放生,不少選手也紛紛響應,隨著一尾尾魚的放生,給這場釣魚比賽寫下了一個溫暖的結局。
“其實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省在類似比賽中都有比賽後放魚的做法,釣魚是一種樂趣、運動方式,很多人選擇在享受樂趣後放生魚類,是值得大家學習和推廣的。尤其是在野生環境下長在11.40公斤的魚,其基因、身體機能等各方面都很好,一旦放生,來年萬安湖內一定會添更多的健康魚苗。”大賽總裁判長陳錫建說。
參賽者:垂釣於青山綠水間 是比賽更是享受
此次釣魚比賽的場地設在水域寬廣、環境優美的萬安湖養殖網箱上,網箱連在一起,形成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賽場,賽場分東南西北方向設定A、B、C、D四個賽區。賽點水深約20米,水下魚群密集,天然魚類達有48種,適合垂釣。
上午9時許,參賽選手達到賽場,在網箱外側依次排開,按照指定的地點坐下,精心準備餌料、釣竿等,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只等鳴鑼開賽的一刻。
“萬安湖環境很美麗,來這裏釣魚真是享受!”曾代表江西省參加過全國農運會的南昌選手閔翠毛一邊準備比賽,一邊流連於自然美景中,他告訴記者,參加這次比賽他為能夠和省內釣魚高手“同臺競技”、交流學習而興奮,也因水庫垂釣難度大、影響因素多而緊張,但是他會全力以赴力爭好成績。
半小時後,隨著發令聲響,頓時群竿齊發,浮漂點點,比賽正式開始。釣魚恐怕是最需安靜的運動之一,待浮漂浮起,多數選手都頭戴涼帽陷入沈默,一番長久的等待之後,終於有魚咬鉤了!運動員一遍抓緊釣竿和魚展開力量“拉鋸戰”,一邊沈下身子拿起地上的網兜,一兜、一提,魚順利“落網”。來不及歡呼雀躍,運動員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等待……
工作人員:服務運動員 維護大賽的秩序
“在網箱上舉行釣魚比賽,在我省還屬首次。給我們籌備比賽增添了難度,因此我們提前半年就開始準備,包括場地的建設、釣場周邊的秩序維護,現場的醫療救助等等,政府投入在100萬以上,現場有近400名工作者。”萬安縣副縣長、大賽執行副主任華利鶴說。
在現場記者也看見,每個賽區都有裁判、救生員、醫療人員等隨時待命,賽場周邊漁政、海政、公安等巡邏船只在維護秩序。
比賽最重要的是公平,那麼此次大賽是如何維護比賽的公平性的?副總裁判員楊明表示,大賽有國家一級裁判員7名,當地裁判12名,劃片區對運動員進行管理。本次比賽規則按照中釣協整體綜合比賽規則製定了細則,在賽前裁判員已經就比賽的規則與參賽隊進行了告知、解釋,裁判員將嚴格執行此項細則。
張伍炯是大賽醫療組的醫生,他告訴記者,此行改組攜帶了紅藥水、繃帶、十滴水等藥品,可應對劃傷、中暑等突發情況。沒有意外情況時,他也是比賽的觀眾,會為運動員百折不撓的精神折服,會因一次收獲而欣喜萬分。
“我認為這次比賽,可以讓大家認識萬安的山山水水,了解萬安的魚文化和風土人情,同時,動員全民健身意義重大,希望以後能多舉辦類似的活動。”張伍炯說。
參與者:感受精彩 收獲感動
下午3點半,持續6個小時的比賽終於落下帷幕,經現場稱重,來自上饒市的蔣寧生釣得的一尾11.40公斤的鯉魚獲得整場比賽的單尾重量冠軍。大家正準備道賀時,蔣寧生主動提出要將“冠軍魚”放生,不少選手也紛紛響應,隨著一尾尾魚的放生,給這場釣魚比賽寫下了一個溫暖的結局。
“其實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省在類似比賽中都有比賽後放魚的做法,釣魚是一種樂趣、運動方式,很多人選擇在享受樂趣後放生魚類,是值得大家學習和推廣的。尤其是在野生環境下長在11.40公斤的魚,其基因、身體機能等各方面都很好,一旦放生,來年萬安湖內一定會添更多的健康魚苗。”大賽總裁判長陳錫建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