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戶外穿越負重的一點經驗談
關於穿越負重的問題,俺的經驗是:量力而行、小心謹慎。
這次俺背的是BP55L的包包。裝了一個150的帳篷、沖氣睡墊、BP小的睡袋、美能達500XI相機、兩個鏡頭、一包FB物資、3L水袋(大概喝了2L)若幹衣物。三腳架外掛。重量大概是30-40斤(呵呵,對於重量和長度俺真的沒什麽概念)。和俺去廣西時包包的重量差不多吧?所以覺得是再自己體能能夠承受的範圍內的。
長時間的負重行走,裝好包包是非常重要的。盡量把高度降低,包裏面越緊湊越好。俺的方法是將帳篷、沖氣睡墊、睡袋、衣物等占體積的東西放好,其他零碎的東西就見縫插針的塞進去!!這樣整個包包緊密的象個整體,對於掌握重心很有幫助。還有註意包包左右重量要盡量平衡,長時間負重,左右不平你的肩部會很痛苦。
裝好包後,就是要背上去調整腰帶肩帶的松緊和長度了。腰帶盡量緊,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腰部的負重作用。腰帶收緊後,放松“頂帶(是這樣叫嗎?)”和肩帶,逐步收緊,找一個自己最舒服的位置。調整時最好讓經驗豐富的老驢在旁指點一下,必要時他們出手相助一下,作用大大的呢!俺個人認為“舒服”的感覺是:重量集中在腰部,肩部很輕松,有點向後拉的感覺。這次俺就因為沒調整好頂帶,而使肩部承受了不必要的重量,現在肩膀的肌肉還很疼。第二天,調整了後就好很多了。
穿越就意味著要面對各種地形。上山、下山、朔溪、走過叢林、穿過泥濘的草地,這和單純的徒步是有很大區別的。穿越要盡量讓包包和自己成為一個整體,這樣重心才比較好控製。腰帶收緊、胸帶收緊,都是把包包和自己緊密相連的重要方法。但肩帶就不能收的太緊,那樣會局限了雙臂活動的靈活性。
把包包和自己結合起來後,這樣一個整體在行走時就要堅守“小心謹慎”的原則了。每走一步都要想好,盡量用手抓住身邊的草、灌木、樹枝再邁出腳步。呵呵、簡單的說就是要手腳並用。走路的時候不要分神,要看風景,就找到好位置,停下腳步慢慢看,這次穿越,幾只老驢失蹄都是因為放松了精神,在最沒有難度的地方倒下了。這次我們是沿溪流下山的。背著包在小溪的石頭上跳來跳去,最痛苦的是老天居然下起了牛毛細雨,我們V底的登山鞋完全沒有了優勢,濕滑的石頭,嚴重影響了我們下山的速度。每一步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呵呵,還是都“濕”了腳。還好沒人受傷。
俺覺得負重下山比上山要辛苦,對膝蓋周圍的肌肉的力量要求很高。下到後來,明顯覺得自己膝蓋的力量不夠,屈膝時雙腿直打顫。
要想完成一次這樣的負重穿越,平時一定要加強鍛煉,鍛煉自己的負重能力,培養自己和自己的包包的親密感,有一個好的包包,你的穿越就成功了一半拉~呵呵。。
這是俺這次穿越的一點親身體會,希望對大家有一點的幫助。不對的地方,請指出啊!
這次真的很爽,很刺激!是俺廣西回來後最過癮的一次ZN活動拉~~呵呵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