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食及炸彈式釣具的組裝
一、怎樣製作糟食
製糟食的方法很多,糟食的成分也不盡相同。下面就其成分、製法與要求略作介紹。
(一)糟食的成分
大體上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賦形劑。主要有炒豆餅渣、炒黃豆壓碎過篩後的剩余物、麥麩、米糠、酒糟、稻殼以及幹草的碎末等。二是粘結劑。主要有面粉、豆面或豆腐粉、大米飯糊等。三是添加劑。主要有香精、雞骨發酵後的臭水、花露水、羊骨粉、羊油、阿魏、大蔥韭菜發酵水、焙胎盤粉、焙麻雀粉、酒曲發酵餌、曲酒、香油、芝麻醬等。誘餌中的有些成分也可作糟食的添加劑。
(二)做糟食應遵循的原則
做糟食時,應遵循誘魚效果好、取材方便、經濟適用等原則來選用餌料,同時,又要根據各種魚的食性來選用添加劑。例如,用岸邊順手可拾到的幹草末,摻適量的麥麩為賦形劑,用大米飯加開水沖燙後的糊作粘結劑,加大蔥韭菜發酵水為添加劑。將三者摻和揉搓,能攥成團就可使用了。此餌雖不能說是最佳或首選,但誘魚效果是比較好的。實踐證明,釣餌造價與其釣獲率並不是一定成正比而上升的。麝香、阿魏、穿山甲等中藥材誘魚效果固然不錯,但在一般情況下,不采用為好。這些東西不僅難買到,而且價格十分昂貴,得不償失。如果需要,可考慮用香精代替麝香,用韭菜大蔥發酵水代替阿魏,用焙人胎盤粉代替穿山甲,配上適當的賦形劑,既節省開支,其釣獲量也是相當可觀的。同時,“因魚設餌”也是做糟食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如以釣鯉魚為主,特別是大鯉魚,賦形劑可用煮大麥(參閱餌譜之九)、大米飯、麥麩各1#3配製。其中的大米飯就是粘結劑,添加劑可用白糖或蜂蜜,其特點是色白、目標明顯。如以釣鰱鱅為主,可用酒曲發酵餌(參閱餌譜之七)和麥麩(或米糠)各1#2為賦形劑,加入適量雞骨發酵水為添加劑,其中的酒曲發酵餌既是粘結劑,又是添加劑(有曲酒醇香),也是賦形劑。如以釣草魚為主,可將基礎餌稍發酵,使其略帶酸味(參閱餌譜之七),再摻入1#2的麥麩,加入適量草莓醬為添加劑即可。由於釣鰱鱅、草魚的餌料中都有粘性很強的細玉米面,故均不需要另加粘結劑。
(三)標準糟食的基本要求
無論做何種糟食,其標準均須達到能攥成團,投入水中三五分鐘後就能溶化散開(可放在水盆中實驗),才能使用。一般情況是“寧幹勿媳,當幹到攥不成團時再加入適量大米飯。如果過稀,在
投竿時易散,致使垂釣無法進行,只得掃興而歸。如粘度過大,投放後5分鐘內不能溶化散開,可摻入適量疏松劑加以調和,如酒糟、豆腐渣、米糠、麥麩等。有時出遠門駐釣,或旅遊垂釣,可帶些糟食幹品,如雞餌料、面粉、魚粉等,到了釣場用水一調,即可施釣。為了有備無患,出釣之前要多備幾種餌料,特別是參加釣魚比賽,或到一個未去過的新水域,若不準備充分,就很難適應新情況。
二、炸彈式組鉤的拴法施用糟食,必須配炸彈式組鉤,否則無法垂釣。炸彈式組鉤,又分為帶托餌器和不帶托餌器兩種。帶托餌器市場有售,故不贅述。現將不帶托餌器炸彈式組鉤的拴法簡介如下:取6根0.25~0.3毫米粗、36厘米長的尼龍線(絲線或棉線易絞勁打結,現在很少使用)為腦線,在此線兩端各拴一只伊勢尼(日本產)6~9號鉤(下同),在對折中間1~1.5厘米處打一死結。在此結的上方為套扣,掛上聯接器或轉環,與主線聯接,即為無托餌器集束炸彈式組鉤。伊勢尼圓底短柄鉤,不僅鉤尖鋒利,刺魚有力,而且便於各種常見淡水魚吞食,有時能吞入肚中,不用摘鉤器很難取出。施釣前多拴幾組不同型號的集束炸彈式鉤,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變換型號。假若出現魚咬鉤的信號,提竿有重感,但又拽不上魚來,說明漁鉤型號小了。假若出現魚咬鉤的信號,提竿又無魚,則說明漁鉤型號大了,魚無法吞入。鑒此,用型號略小的漁鉤為宜。多幾組炸彈式鉤還有其他許多好處,諸如一旦漁鉤被掛掉,可以及時更換;多組帶餌團的集束炸彈式鉤交替使用,可以不失時機地投竿“打連發”,擴大垂釣戰果等等。
三、裝餌
取預製的乒乓球大小的糟食團,一掰兩半,把理順的炸彈鉤腦線夾入、合上,再攥緊成卵圓形。也可以不掰,把理順後的腦線直接勒入,再攥緊成卵圓形。糟食團上露套扣,下露12只漁鉤。要把每個鉤尖對準糟食團的中心部插入,使鉤柄在外,看起來很像剝了皮的“橘子”。最後,一手握住糟食團,另一手抓住套扣用力往上拉,把12只漁鉤拉入糟食團中,再用力攥緊,裝鉤即告完成。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