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橙黃綠青藍紫,如果這些顏色混合在一起的話,會有什麽變化?那就會變成了一種顏色,黑色。

垂釣用餌亦然,七八種,甚至十多種不同的餌料混合在一起的話,盡管不會從顏色上反映出是黑的顏色,但是相對於水裏的魚兒來講,那不僅“黑”,而且還不倫不類了,這種配餌做法,也體現出了垂釣之人的不自信。換一個角度講,如果將全國各地的菜系放在一個大鍋裏亂燉,沒有了特點,失去了個性,至於是什麽味道,就可想而知了。人為的主觀的因素,決定了垂釣用餌的方向。某位垂釣大師曾經調侃式的說過,目前的垂釣商品餌料,很多都是為了人而生產的。因為最直觀的方式就是通過人為的目測、手感、嗅覺來去判定臆測魚類對此餌料的喜好程度,可往往在使用的時候,最終的效果卻並不理想,只有通過不斷的摸索嘗試改良

以後,才能收到良好的功效。

用餌於簡,並不是說非要單純的使用一種,為了使餌料達到一個好的使用狀態,根據魚情,結合水質,適應氣候與溫度,科學與合理的搭配還是很有

必要的。一款使用起來效果很好的垂釣餌料,內在的成分配比,絕對不是大雜燴的模式,最後便會發現,越是簡單的,在實戰中往往就越是最實用的。

例1:在一個人工湖中,初建時投放的魚類品種與數量很多,草鯉鰱鱅鯽皆有,但從來不投料餵食,基本上屬於半野外池塘,經過

幾年的垂釣,除了草魚之外,其他大魚已經變得少之又少。

(為什麽只存在草魚,下面會提到。)

為了釣鯉魚,便以底料加酒米做重窩,手食使用丸九的荒食、天下無雙、三色鯉配比而成的餌料,結果在垂釣中,水底的小魚一直在和浮標做著

各式各樣的舞蹈姿勢,旁邊的一位老大爺卻能隔三差五的中一兩條大鯉,經虛心求教後,大爺使用的是特大號的顆粒,估計泡在水裏半個小時也不會化

掉,窩料也是如此。由此看來,這裏魚兒只認“窩頭”這樣的粗糧,對於“山珍海味”根本就不屑一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