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泥”即薯泥、肝泥和麻籽泥,民間秘方餌料  分別以其為基礎餌,再調入不同的輔料和添加劑,則可釀製成三種不同的泥餌。為東北民間的傳統佳餌。可謂久用不衰的秘方。茲簡介如次。

  薯泥餌

  配料:薯泥500克,黏粉100克,雛雞飼料(1號)100克,黃豆粉50克,蝦粉50克,丁香藥酒適量。

  製作:先將馬鈴薯(土豆)或紅薯(地瓜)煮(蒸)熟,去皮。再將其抓揉成薯泥為基礎餌。然後依次加入黏粉、雛雞飼料、黃豆粉(需先炒熟粉碎磨成面兒)、蝦粉。同時以丁香藥酒調和之。直至各料調勻且軟硬適度即成。

  特點:色亮醒目,味香誘魚,霧化性、透鉤性極佳。

  施釣:搓大粒掛鉤,大者如鴿子蛋,小者如豆角粒。用於手竿垂釣。

  對象魚:主釣鯉子、鯇魚和大鯽,兼釣鯿、魴、鯪及羅非等。

  註意事項:①薯泥易回生變硬,影響霧化、透鉤。因此,宜當日製餌當日(或次日)使用。不宜時間過久。②回生的薯泥可再次回鍋蒸用。③使用此餌垂釣,如打窩效果更好。窩餌為大醬烀土豆,一次投1千克即可,半日後再續500克則足夠1日之用。

  肝泥餌

  原料:家禽(畜)鮮肝臟500克、玉米面100克、黏粉100克、亞麻粉100克、鯉(或鯽、草)餌200克。

  釀製:雞、鴨、鵝等家禽或羊、牛、豬等家畜的新鮮肝臟500克洗凈,置於家用碎菜機內,反復攪碎成糨糊狀,即為肝泥(無切菜機可刀剁)。禽類以雞肝為最佳,畜類以羊臟最好。禽畜相比,禽肝優於畜肝。肝泥製成後,將其他幾種原料按配比量加入調勻,使餌質稍硬,以便於捏成蟲、魚或橢圓形狀,宜於掛大、中型釣鉤使用。

  特點及對象魚:色鮮味腥,葷素兼具。既可釣鯉、鯽、草、青等雜食性魚類,又可釣喜食葷活餌的鯰、黑、鱖、鱸等肉食性魚類。據此可稱:肝泥餌可謂葷活餌的行之有效的代用佳品。倘選點適當,亦可獲甲魚。

  施釣:1.手竿釣鉤以11~14號鉤為宜。如以禽畜內臟或骨頭打窩效果尤佳,多釣鯰魚。2.海竿使用炸彈鉤釣組,鉤號為8~10號。拋投距離以20~30米為宜,倘投太遠需大發力則餌團易脫落。3.插竿用11~14號鉤,竿長1.5米左右,主線長1.8米。如底釣主釣鯉、鯰、黑、青等魚。若浮釣主要釣鱖、鱸、草和甲魚。插竿釣以夜釣效果最佳,晨昏次之。陰雨天亦可。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