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上驚現兩條會走路的怪魚,它們竟然能離開水在公路上暴走半小時不死,稀奇!”昨日上午,讀者“拍客JUEYUE”在微博上發了一條“廈門奇聞”稱,8月7日下午2:40左右,廈門島外下了一場大雨,兩條怪魚離開水在公路上“暴走” 半小時。微博後面還附有一段其中一條魚“暴走”過程的視頻。
視頻中,這條怪魚在“嘩嘩”的雨中爬過整條馬路。在視頻末尾,一個小孩用手撥弄了這條魚一會兒,而它仍然精神奕奕,往一旁挪去,似乎還想繼續往前“走”,看起來一點都沒有因為離開水而不適。
該微博很快就引起了不少人的關註。“這是什麼魚啊?這麼勇猛?”“難道是食人魚登陸版?”有讀者提出疑問。
“應該是淡水寵物魚吧。要是海水魚很難在雨水中活這麼久。”讀者“蔣錦秋”猜測。
讀者“FoloXyu”則說:“我查了一下,這種魚很常見,小河裏到處都是,叫做‘龜殼攀鱸’,俗稱‘過山鯽’。”
這種魚是過山鯽嗎?昨日下午,記者請市釣魚協會會員、釣魚愛好者老李觀看了“拍客JUEYUE”拍的這段視頻,他看完後斷定:“沒錯,是‘過山鯽’。”
老李介紹,“過山鯽”學名叫“攀鱸”,也叫“步行魚”、“飛鯽”。它是一種小型亞洲淡水魚,以能短時離水生活、爬行、攀登而聞名。它能呼吸空氣,體型橢圓,呈淡褐色或綠色,長約25厘米,平時生活在池塘及水溝中,有時會借助尾部及鰓蓋下緣的硬刺進行急跳,可短暫地離水“步行”。
“它離水半小時也不會死。聽說,天旱的時候它能從幹旱的地方遷移,找到有水的地方生存下去。‘過山鯽’這個稱號就是這麼來的。”老李還介紹,“過山鯽”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在我市分布也較廣。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