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晨,在湖州安吉縣高禹鎮天子崗水庫,捕撈出一條螺螄青,身長1米92,體重達208斤!
捕到它的漁民說,活了60多歲,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魚。
漁民們是怎麼抓到它的?它是不是浙江省捕撈到的最大的淡水魚?記者 孫自鳴 攝影 夏陽
巨網捕魚就像“圍城”
天子崗水庫位於安吉縣西北部高禹鎮境內,地處天目山北麓,東南是安吉縣境內,西面與安徽廣德交界,北面與湖州長興相鄰。
由於水庫是附近幾個鄉鎮的飲用水源保護地,所以每年只捕撈一次,每次捕撈時間大約20天,都在春節前。
水庫水域寬闊,水深,即便魚多,魚大,但要成功捕撈也不容易。水庫方借鑒了千島湖獨創的巨網捕魚法:用幾條漁船,將幾道3000多米長、六七十米深的漁網撒下去,在水下形成一個包圍圈,然後漁工再在水網區內,乘坐機動小船,來回驅趕包圍圈內的魚。
受到驚嚇的魚,就會成群結隊地往後退,退一段後,漁工們又將橫在水庫裏的漁網往前移動一段,兩邊的邊網也同時往前移。
就像攻城一樣,將包圍圈不斷縮小,從水庫上遊,一直把魚驅趕到大壩跟前,然後在漁網缺口處,還有一張近百米長的畚鬥形小漁網,魚兒進得去,卻出不來。
漁工說,漁網不斷往上提,一條魚沖破水面,躍向半空,兩條、三條、幾十條、上百條……成群的魚兒縱身飛躍,一群一群的,發出“哐當、嘩嘩”的聲音,場面十分壯觀。
先把它折騰累了
這次捕魚,是去年12月20日開始的,再過幾天才收網。還沒有收網,先有了意外驚喜。
1月2日中午,4個漁工在提網驅趕魚時,看到好多條大魚,雖然他們以前也捕撈過一些一百多斤的大魚,但這麼大的,他們從未見過。
大魚在水裏的力量驚人,尾巴一甩,可以把小船給弄翻,如果打在人身上,估計會受傷。
不過捕魚幾十年的漁工們都很有經驗。他們用網把魚圍成了幾圈。不過在這個纏繞過程中,有許多大魚掙破了漁網,逃走了。
“逃走的大魚,估計有300多斤,跳起來的高度比人還要高。”漁工說,在水裏,根本就拖不動它們,於是他們幹脆回家休息,讓大魚困在網中,不停掙紮、折騰,累得沒有力氣了,再拉上岸。
這一折騰,就是一個下午和晚上。3日一早,又忙乎了一個多小時,到了早晨7點多,4個漁工總算是將這條大魚拉上岸,摁在了船上。
即便如此,它還是差點把小漁船給弄翻了。小漁船不大,十多米長,像西湖邊那種手劃船。

4個人才擡得動
水庫距離高禹鎮上約2公裏,漁老板找來皮卡車,將其運到了天子湖書畫院裏,這裏也是個度假村。
這個度假村的老板在杭州工作,承包了水庫,每年能捕撈幾萬斤。
員工們開始將大魚養在一個水池裏,裏面還養著三五斤重的魚。大魚一進入,這些三五斤的魚,就好像小蝦米一樣。
擔心“廟太小了”,員工們又將大魚,轉移到了院子裏的深水池裏,還給它配備了打氣泵,給水裏增加氧氣。
要擡它,需要4個人合作。度假村的員工們紛紛給朋友們打電話說:“我們這裏撈的一條大魚,比我們還要大。”
昨天下午,記者看到了這條大魚,沒了大水庫的生存環境,大魚也失去了許多生氣。
它的魚鱗比我的拳頭還大,可能是元氣受損,它側翻著身子,肚皮朝天,大口大口地喘氣。
一條三斤半的青魚,在它邊上放肆地遊蕩,甚至從它泛紅的肚皮上滑過,讓人有龍擱淺灘任蝦戲的感慨。
漁工說,肚皮泛紅是因為受了點傷,但不會影響到它的生命。如果長期沒什麼好吃的,可能就容易出問題。
有人出價1萬元 漁老板不打算賣
56歲的王百平,負責管理天子崗水庫的漁場。他說,自己打了幾十年魚,也沒有看到過這麼大的螺螄青,往年捕撈過一百多斤的,雖然知道水庫裏有大魚,但捕撈不上來。
王百平說,這個水庫是附近幾個鄉鎮的飲用水源地,不可以放魚飼料,都是天然生長的,也沒有放魚苗進去。
那麼,這些大魚又是哪裏來的呢?
王百平說,庫區以前有幾個自然村,有稻田、池塘養魚,後來遷移出來了,水庫的魚可能就是當年漲水時從稻田跑出來的,然後在水庫裏留存了下來。
王百平說,這條大魚頭上還有貌似篆體的紋路,清晰可見,像個王字,又像花朵。按照他的說法,魚越大,價值也就越大,因為魚肚最值錢,腸子、魚鰾等,都很營養,加之是原生態的,能賣個好價錢。
螺螄青市場價十幾到二十元一斤,野生的稍微貴點,照此,這條螺螄青能賣4000元左右,已有酒店老板願出價1萬元購買,不過漁場的老板不打算賣。
它是不是浙江青魚王?
浙江自然博物館魚類分類學的博士袁樂海說,螺螄青學名青魚,是鯉形目、鯉科的脊椎動物,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長江中下遊和沿江湖泊比較多,是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青、鰱、草、鱅)之一。
它多棲息在水體的中下層,一般不遊至水面。因為各地都能適應,肉質好,長得快,體型較大,是經濟性魚類,所以是湖泊、池塘中的主要養殖對象,西湖就有許多青魚。
青魚食性比較單純,喜歡吃軟體的螺螄、貝殼類等食物,為肉食性魚類,因此青魚也是 “四大家魚”中最好吃的,肉質特別鮮嫩。
但在菜市場並不能經常買到,可能是因為價格比草魚貴的原因。
208斤的青魚,算不算浙江最大的?袁博士說,長度和重量都應該是前幾名,但不知道是不是最大的。去年九十月份,千島湖有送給浙江自然博物館一條長1米7的青魚做成標本展出,都算大的青魚了。
這麼大的青魚,要多少年才能長成?袁博士說,正常情況下,一般青魚的壽命是二十多年。5齡(一歲為1齡)青魚就成年了,每年生長得很快,到了20齡左右就是老年了,生長速度會變慢。不過魚一生只要有吃的,體重都能增加,只是越來越緩慢,直到死亡。這次的大青魚,應該是老年了。信息來源:都市快報 中國釣魚人網 轉載
捕到它的漁民說,活了60多歲,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魚。
漁民們是怎麼抓到它的?它是不是浙江省捕撈到的最大的淡水魚?記者 孫自鳴 攝影 夏陽
巨網捕魚就像“圍城”
天子崗水庫位於安吉縣西北部高禹鎮境內,地處天目山北麓,東南是安吉縣境內,西面與安徽廣德交界,北面與湖州長興相鄰。
由於水庫是附近幾個鄉鎮的飲用水源保護地,所以每年只捕撈一次,每次捕撈時間大約20天,都在春節前。
水庫水域寬闊,水深,即便魚多,魚大,但要成功捕撈也不容易。水庫方借鑒了千島湖獨創的巨網捕魚法:用幾條漁船,將幾道3000多米長、六七十米深的漁網撒下去,在水下形成一個包圍圈,然後漁工再在水網區內,乘坐機動小船,來回驅趕包圍圈內的魚。
受到驚嚇的魚,就會成群結隊地往後退,退一段後,漁工們又將橫在水庫裏的漁網往前移動一段,兩邊的邊網也同時往前移。
就像攻城一樣,將包圍圈不斷縮小,從水庫上遊,一直把魚驅趕到大壩跟前,然後在漁網缺口處,還有一張近百米長的畚鬥形小漁網,魚兒進得去,卻出不來。
漁工說,漁網不斷往上提,一條魚沖破水面,躍向半空,兩條、三條、幾十條、上百條……成群的魚兒縱身飛躍,一群一群的,發出“哐當、嘩嘩”的聲音,場面十分壯觀。
先把它折騰累了
這次捕魚,是去年12月20日開始的,再過幾天才收網。還沒有收網,先有了意外驚喜。
1月2日中午,4個漁工在提網驅趕魚時,看到好多條大魚,雖然他們以前也捕撈過一些一百多斤的大魚,但這麼大的,他們從未見過。
大魚在水裏的力量驚人,尾巴一甩,可以把小船給弄翻,如果打在人身上,估計會受傷。
不過捕魚幾十年的漁工們都很有經驗。他們用網把魚圍成了幾圈。不過在這個纏繞過程中,有許多大魚掙破了漁網,逃走了。
“逃走的大魚,估計有300多斤,跳起來的高度比人還要高。”漁工說,在水裏,根本就拖不動它們,於是他們幹脆回家休息,讓大魚困在網中,不停掙紮、折騰,累得沒有力氣了,再拉上岸。
這一折騰,就是一個下午和晚上。3日一早,又忙乎了一個多小時,到了早晨7點多,4個漁工總算是將這條大魚拉上岸,摁在了船上。
即便如此,它還是差點把小漁船給弄翻了。小漁船不大,十多米長,像西湖邊那種手劃船。

4個人才擡得動
水庫距離高禹鎮上約2公裏,漁老板找來皮卡車,將其運到了天子湖書畫院裏,這裏也是個度假村。
這個度假村的老板在杭州工作,承包了水庫,每年能捕撈幾萬斤。
員工們開始將大魚養在一個水池裏,裏面還養著三五斤重的魚。大魚一進入,這些三五斤的魚,就好像小蝦米一樣。
擔心“廟太小了”,員工們又將大魚,轉移到了院子裏的深水池裏,還給它配備了打氣泵,給水裏增加氧氣。
要擡它,需要4個人合作。度假村的員工們紛紛給朋友們打電話說:“我們這裏撈的一條大魚,比我們還要大。”
昨天下午,記者看到了這條大魚,沒了大水庫的生存環境,大魚也失去了許多生氣。
它的魚鱗比我的拳頭還大,可能是元氣受損,它側翻著身子,肚皮朝天,大口大口地喘氣。
一條三斤半的青魚,在它邊上放肆地遊蕩,甚至從它泛紅的肚皮上滑過,讓人有龍擱淺灘任蝦戲的感慨。
漁工說,肚皮泛紅是因為受了點傷,但不會影響到它的生命。如果長期沒什麼好吃的,可能就容易出問題。
有人出價1萬元 漁老板不打算賣
56歲的王百平,負責管理天子崗水庫的漁場。他說,自己打了幾十年魚,也沒有看到過這麼大的螺螄青,往年捕撈過一百多斤的,雖然知道水庫裏有大魚,但捕撈不上來。
王百平說,這個水庫是附近幾個鄉鎮的飲用水源地,不可以放魚飼料,都是天然生長的,也沒有放魚苗進去。
那麼,這些大魚又是哪裏來的呢?
王百平說,庫區以前有幾個自然村,有稻田、池塘養魚,後來遷移出來了,水庫的魚可能就是當年漲水時從稻田跑出來的,然後在水庫裏留存了下來。
王百平說,這條大魚頭上還有貌似篆體的紋路,清晰可見,像個王字,又像花朵。按照他的說法,魚越大,價值也就越大,因為魚肚最值錢,腸子、魚鰾等,都很營養,加之是原生態的,能賣個好價錢。
螺螄青市場價十幾到二十元一斤,野生的稍微貴點,照此,這條螺螄青能賣4000元左右,已有酒店老板願出價1萬元購買,不過漁場的老板不打算賣。
它是不是浙江青魚王?
浙江自然博物館魚類分類學的博士袁樂海說,螺螄青學名青魚,是鯉形目、鯉科的脊椎動物,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長江中下遊和沿江湖泊比較多,是我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青、鰱、草、鱅)之一。
它多棲息在水體的中下層,一般不遊至水面。因為各地都能適應,肉質好,長得快,體型較大,是經濟性魚類,所以是湖泊、池塘中的主要養殖對象,西湖就有許多青魚。
青魚食性比較單純,喜歡吃軟體的螺螄、貝殼類等食物,為肉食性魚類,因此青魚也是 “四大家魚”中最好吃的,肉質特別鮮嫩。
但在菜市場並不能經常買到,可能是因為價格比草魚貴的原因。
208斤的青魚,算不算浙江最大的?袁博士說,長度和重量都應該是前幾名,但不知道是不是最大的。去年九十月份,千島湖有送給浙江自然博物館一條長1米7的青魚做成標本展出,都算大的青魚了。
這麼大的青魚,要多少年才能長成?袁博士說,正常情況下,一般青魚的壽命是二十多年。5齡(一歲為1齡)青魚就成年了,每年生長得很快,到了20齡左右就是老年了,生長速度會變慢。不過魚一生只要有吃的,體重都能增加,只是越來越緩慢,直到死亡。這次的大青魚,應該是老年了。信息來源:都市快報 中國釣魚人網 轉載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